深度剖析 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核心原理
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 Java 并发包中最重要的基础组件之一,它是构建锁和其他同步工具的核心框架。ReentrantLock、Semaphore、CountDownLatch 等工具都是基于 AQS 实现的。下面我们将从基础概念、核心数据结构、源码剖析等方面,层层递进地深入讲解 AQS 的原理。
1. AQS 的核心思想
AQS 的核心思想是:
- 通过一个共享的 state 变量来表示同步状态。
- 通过一个 FIFO 队列(CLH 队列)来管理等待线程。
- 通过 CAS 操作来实现线程安全的 state 更新。
AQS 的设计采用了模板方法模式,开发者只需要实现 tryAcquire、tryRelease 等方法,AQS 会自动处理线程的排队和唤醒。
2. AQS 的核心数据结构
2.1 同步状态(state)
- state:一个 volatile 修饰的 int 变量,表示同步状态。不同的同步工具对 state 的解释不同:
- ReentrantLock:state 表示锁的重入次数。
- Semaphore:state 表示剩余的许可数。
- CountDownLatch:state 表示剩余的计数。
2.2 CLH 队列
- CLH 队列:一个双向链表,用于管理等待线程。每个节点(Node)代表一个等待线程。
- Node 结构:
-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
- volatile int waitStatus; // 等待状态
- volatile Node prev; // 前驱节点
- volatile Node next; // 后继节点
- volatile Thread thread; // 等待线程
- Node nextWaiter; // 条件队列的后继节点
- }
复制代码
- waitStatus:表示节点的状态,如 CANCELLED(取消)、SIGNAL(需要唤醒后继节点)等。
- prev 和 next:用于构建双向链表。
- thread:等待的线程。
3. AQS 的核心方法
AQS 的核心方法是 acquire 和 release,它们分别用于获取和释放同步状态。
3.1 acquire 方法
acquire 方法用于获取同步状态,如果获取失败,则线程进入等待队列。-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 if (!tryAcquire(arg) && // 尝试获取同步状态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 加入等待队列并自旋
- selfInterrupt(); // 如果线程在等待过程中被中断,则恢复中断状态
- }
复制代码
- tryAcquire:由子类实现,尝试获取同步状态。
- addWaiter:将当前线程包装成 Node 并加入等待队列。
- acquireQueued:线程在队列中自旋,直到获取同步状态。
3.2 release 方法
release 方法用于释放同步状态,并唤醒后继节点。-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 if (tryRelease(arg)) { // 尝试释放同步状态
- Node h = head;
-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 unparkSuccessor(h); // 唤醒后继节点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
复制代码
- tryRelease:由子类实现,尝试释放同步状态。
- unparkSuccessor:唤醒后继节点的线程。
4. AQS 的源码剖析
4.1 addWaiter 方法
addWaiter 方法将当前线程包装成 Node 并加入等待队列。- private Node addWaiter(Node mode) {
- Node node =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 创建节点
- Node pred = tail;
- if (pred != null) { // 如果队列不为空,尝试快速插入
- node.prev = pred;
-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 CAS 更新尾节点
- pred.next = node;
- return node;
- }
- }
- enq(node); // 如果快速插入失败,则进入完整入队流程
- return node;
- }
复制代码
- compareAndSetTail:CAS 操作,确保线程安全地更新尾节点。
- enq:完整入队流程,确保节点成功加入队列。
4.2 acquireQueued 方法
acquireQueued 方法让线程在队列中自旋,直到获取同步状态。-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 boolean failed = true;
- try {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 for (;;) {
-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获取前驱节点
-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 如果前驱是头节点且成功获取同步状态
- setHead(node); // 将当前节点设为头节点
- p.next = null; // 断开旧头节点
- failed = false;
- return interrupted;
- }
-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 检查是否需要阻塞
- parkAndCheckInterrupt()) // 阻塞线程并检查中断状态
- interrupted = true;
- }
- } finally {
- if (failed)
- cancelAcquire(node); // 如果失败,则取消获取
- }
- }
复制代码
-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检查是否需要阻塞线程。
- parkAndCheckInterrupt:阻塞线程并检查中断状态。
4.3 unparkSuccessor 方法
unparkSuccessor 方法唤醒后继节点的线程。
[code]private void unparkSuccessor(Node node) { int ws = node.waitStatus; if (ws < 0) compareAndSetWaitStatus(node, ws, 0); // 清除状态 Node s = node.next; if (s == null || s.waitStatus > 0) { // 如果后继节点无效,则从尾节点开始查找 s = null; for (Node t = tail; t != null && t != node; t = t.prev) if (t.waitSta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