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论坛
其它
首页
科技
业界
安全
程序
广播
Follow
关于
博客
发1篇日志+1圆
记录
发1条记录+2圆币
发帖说明
登录
/
注册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关闭
CSDN热搜
程序园
精品问答
技术交流
资源下载
本版
帖子
用户
软件
问答
教程
代码
VIP网盘
VIP申请
网盘
联系我们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返回列表
首页
›
业界区
›
安全
›
《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 V1.6》第十一章 KEY实验 ...
《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 V1.6》第十一章 KEY实验
[ 复制链接 ]
移国拱
2025-6-1 21:00:29
第十一章 KEY实验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DNESP32S3开发板
2)章节摘自【正点原子】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 V1.6
3)购买链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68499342659
4)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http://www.openedv.com/docs/boards/esp32/ATK-DNESP32S3.html
5)正点原子官方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94620890
6)正点原子DNESP32S3开发板技术交流群:132780729
在上一章,我们详细讲解了GPIO的输出模式,并演示了如何利用它来控制LED的亮灭。而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GPIO的输入模式配置,学会如何获取外部的输入信号,例如检测按键的状态。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开发者将能够掌握GPIO作为输入模式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扩展其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能力。
本章分为如下几个小节:
11.1独立按键基础知识
11.2硬件设计
11.3 程序设计
11.4 下载验证
11.1 独立按键基础知识
独立按键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输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实现基础的用户交互功能。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机械开关的触发机制,当用户按下按键时,便能执行相应的操作。独立按键在尺寸、形状和颜色上都具有多样性,便于用户进行辨识和使用,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1,独立按键原理
独立按键的原理主要依赖于机械触点和电气触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未被按下时,触点保持分离状态,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然而,当用户按下按键时,在弹簧和导电片的共同作用下,触点会闭合,从而使电路连通。此时,微控制器能够检测到按键触发的信号,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基于物理触点的设计使得独立按键既稳定又可靠,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2,消抖措施
机械按键在闭合与分开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类似于弹簧效应)的存在,可能导致开关状态在短时间内频繁切换,这种现象被称为按键抖动。下图是独立按键抖动波形图。
图11.1.1 独立按键抖动波形图
图中的按下抖动和释放抖动的时间一般为5~10ms,如果在抖动阶段采样,其不稳定状态可能出现一次按键动作被认为是多次按下的情况。为了避免抖动可能带来的误操作,我们要做的措施就是给按键消抖(即采样稳定闭合阶段)。
为了消除这种抖动,我们通常采用软件消抖和硬件消抖两种主要方法:
(1)软件消抖:主要是通过编程的方法,设定一个延迟或计时器,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读取一次按键状态,避免抖动对程序的影响。
(2)硬件消抖:在按键电路中加入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组成的RC低通滤波器,对按键信号进行平滑处理,降低抖动的影响。
我们例程中使用最简单的延时消抖。检测到按键按下后,一般进行10ms延时,用于跳过抖动的时间段,如果消抖效果不好可以调整这个10ms延时,因为不同类型的按键抖动时间可能有偏差。待延时过后再检测按键状态,如果没有按下,那我们就判断这是抖动或者干扰造成的;如果还是按下,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按键真的按下了。对按键释放的判断同理。
11.2 硬件设计
11.2.1例程功能
实验现象:按下BOOT按键可控制LED状态翻转。
11.2.2硬件资源
LED
LED-IO1
按键
BOOT-IO0
11.2.3原理图
本章实验使用的一个ESP32-S3开发板板载按键:BOOT按键,其于板载MCU的连接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11.2.3.1按键与MCU的连接原理图
从上面的原理图中可以看出,BOOT按键的一端连接到了电源负极,而另一端分别与MCU的BOOT引脚相连接,因此当按键被按下时,MCU对应的引脚都能够读取到低电平的状态,而当松开按键后,MCU对应的引脚读取到的电平状态却是不确定的,因此用于读取BOOT按键的BOOT引脚不仅要配置为输入模式,还需要配置成上拉。
11.3 程序设计
11.3.1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个工程的功能和实现的过程,对学习和设计工程有很好的主导作用。下面看看本实验的程序流程图:
图11.3.1.1 KEY实验程序流程图
11.3.2 GPIO函数解析
GPIO函数已在10.3.2章节中详细阐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建议读者查阅第十章的函数解析章节,以获取更多关于GPIO函数的信息。
11.3.3 KEY驱动解析
在IDF版的02_key例程中,作者在01_key\components\BSP路径下新增了一个KEY文件夹,用于存放key.c和key.h这两个文件。其中,key.h文件负责声明KEY相关的函数和变量,而key.c文件则实现了KEY的驱动代码。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两个文件的实现内容。
1,key.h文件
/* 引脚定义 */
#define BOOT_GPIO_PIN GPIO_NUM_0
/*IO操作*/
#define BOOT gpio_get_level(BOOT_GPIO_PIN)
/* 按键按下定义 */
#define BOOT_PRES 1 /* BOOT按键按下 */
/* 函数声明 */
void key_init(void); /* 初始化按键 */
uint8_t key_scan(uint8_t mode); /* 按键扫描函数 */
复制代码
此文件的核心内容已较为明确,无需过多阐述。它主要定义了BOOT宏,用于获取IO0的状态,并声明了key_init和key_scan函数,以便外部文件能够调用这些函数。通过这些声明和定义,该文件为其他部分的代码提供了必要的接口和功能支持。
2,key.c文件
此文件中定义了两个函数,分别为key_init和key_scan。接下来,我将对这两个函数进行详细的解析。
(1)key_init函数
[code]/***@brief 初始化按键*@param 无*@retval 无*/void key_init(void){ gpio_config_t gpio_init_struct; gpio_init_struct.intr_type = GPIO_INTR_DISABLE; /* 失能引脚中断 */ gpio_init_struct.mode = GPIO_MODE_INPUT; /* 输入模式 */ gpio_init_struct.pull_up_en = GPIO_PULLUP_ENABLE; /* 使能上拉 */ gpio_init_struct.pull_down_en = GPIO_PULLDOWN_DISABLE; /* 失能下拉 */ gpio_init_struct.pin_bit_mask = 1u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签约作者
程序园优秀签约作者
发帖
移国拱
2025-6-1 21:00:29
关注
0
粉丝关注
18
主题发布
板块介绍填写区域,请于后台编辑
财富榜{圆}
敖可
9984
黎瑞芝
9990
杭环
9988
4
猷咎
9988
5
凶契帽
9988
6
接快背
9988
7
氛疵
9988
8
恐肩
9986
9
虽裘侪
9986
10
里豳朝
998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