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热搜
通常的集成策略有: 1.每次集成2个局部ER图。 2.每次集成n个局部ER图(n大于2且小于等于总ER图数)。 相对来说第一种集成策略每次所涉及的实体、关系数量较少,也更容易掌控。
设计者需要仔细观察不同ER图中的对应实体,发现其中因视角不同而存在的冲突。 命名上的冲突包括“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同物异名”是指同一个概念使用了不同的名称,可以通过检视数据字典(命名及其描述对应表)来发现。“异物同名”是指对不同的概念使用了相同的名称,需要通过检视不同ER图中相同的名称来发现。 结构性冲突的表现形式更多。类型冲突包括使用不同的构造方式建模同一概念。以图1、2、3为例,order这一概念可以建模为一个实体,一个关系或一个属性。依赖冲突是指类似或相同的关系在不同的局部ER图中被建模成不同的连通数。解决这种冲突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最一般的连通数约束,如多对多。若这样做会造成语义上的错误,则说明两种关系概念不同不能合并,应进行改名并让每个关系保持各自的连通数。键冲突是指在不同的局部ER图中,同一概念的实体被分配了不同的键。举例来说,当一名员工的全名、员工号、员工身份证号在不同的局部ER图中被作为员工的键时,就出现了键冲突。
基本目标是解决各局部ER图中的冲突,使这些元素一致化,为最终的ER图集成做准备。要解决各局部ER图之间的冲突通常需要设计开发人员与用户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分析、理解冲突元素的真实语义。 我们可能需要对某些ER图中的实体及键属性进行改名。各局部ER图中被建模为实体、关系或属性的同一概念需要统一转化为三种形式之一。 集成具有相同的度、角色和连通数属性的关系相对较为容易,但集成上述特征不同的关系就较为困难。若同一关系在不同局部ER图中表现形式不一致,则必须进行统一。如:某一关系在一局部ER图中为泛化层次关系,在另一局部ER图中为排他性或(exclusive OR)关系,这种情况必须统一。
合成和重构局部ER图,最终得到完整、最简约和可理解的全局ER图。 完整是要求在全局ER图中所有组件的语义完整。 最简约是要求去除全局ER图中的冗余。冗余的概念包括:重叠的实体、多余的语义关系等。例如“社会车辆”和“私家车”可能是重叠的两个实体;教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和“建议”关系可能代表了同一种活动,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冗余。 可理解要求全局ER图能被整个项目组成员和最终用户理解。 在进行ER图集成过程中,我们可以首先将相同概念的组件进行集成,之后对获得的初步全局ER图进行重构以使其满足上述三方面的要求。举例来说,集成后的ER图包含超类实体与子类实体的层次组合,若超类实体中的属性已涵盖子类实体中的某些属性,则子类实体的这些属性可以去除。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程序园优秀签约作者
0
粉丝关注
15
主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