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业界区 安全 读用数据说服:如何设计、呈现和捍卫你的数据06明托金字 ...

读用数据说服:如何设计、呈现和捍卫你的数据06明托金字塔

汲佩杉 10 小时前

1. 明托金字塔(Minto pyramid)

1.1. 目的是加强沟通的清晰度,用故事来确定主旨,检验论证的逻辑严谨性
1.2. 明托金字塔是一种着眼于最终沟通形式的思维组织工具
1.3. 得名于推广者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
1.4. 支持主旨的是一组核心论点

  • 1.4.1. 芭芭拉·明托将这组论点称为“关键句”
  • 1.4.2. 关键句中的每个论点都支持顶端的主旨
  • 1.4.3. 关键句整体就应该是受众认同你的主旨所需相信的观念
1.5. 明托金字塔的层级数量可以按需添加,没有上限

  • 1.5.1. 明托金字塔的层级数量可以按需添加,但每一级的组块数量不应过多
  • 1.5.2. 大脑是分块处理信息的,在任意给定时间只能处理三或四块,所以要利用金字塔结构将块分组,每组包含合理数量的观点
  • 1.5.3. 目标是深入,不是发散
2. 开始分析前就要建好金字塔

2.1. 明托金字塔是大纲

  • 2.1.1. 刚开始研究就列好学期论文大纲,这样做有利于整理思路和研究聚焦
  • 2.1.2. 用分叉树来建立思考框架在分析初期也是有价值的
  • 2.1.3. 可以用金字塔结构来拆解问题,建立分析框架
2.2. 建设性分析过程的出发点与切实的明托金字塔是一样的:要明白你的分析回答了什么问题,你的受众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
3. 从故事入手,确定主旨

3.1. 学习过严格数据分析或科学研究的人,往往与“故事”这个概念有复杂的关系
3.2. 故事提出了一个事件因果链,有开头,有中段,有结尾

  • 3.2.1. 训练有素的分析师知道,建立真正的因果关系需要严格分析,现实世界往往并没有清晰的开头、中段和结尾
3.3. 在制作明托金字塔时,你要能够向受众说明分析过程
3.4. 故事有助于得出明托金字塔的主旨,也指导了由主旨得出的沟通框架
3.5. 故事还可以充当沟通的序言
3.6. 情境就是分析产生的背景,是一组所有人都认同的无争议事实

  • 3.6.1. 分析过程的起点是理解情境
  • 3.6.2. 场景通常是分析探讨的主题
  • 3.6.3. 在传达分析结果时,介绍情境就是让受众重温他们本来就知道的背景
3.7. 困境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应该关注和思考这一情境,常常会介绍已经发生的变化,或者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原因

  • 3.7.1. 用虚构故事的话讲,困境就是激励事件
  • 3.7.2. 困境指的不是让情境变得更复杂,也不是两个人发生争执意义上的冲突,而是一个原因,说明为什么需要关注情境,为什么要由你来分析
  • 3.7.3. 困境的动因可以是新信息,或者观念变迁,或者需要做出的决定
3.8. 解决就是明托金字塔的主旨

  • 3.8.1. 它是解决困境的回答或行动方略。通过它,你发现的主旨为故事带来了令人满意的结局,吸引受众对接下来的分析结果产生兴趣
  • 3.8.2. 解决要解决的是困境带来的戏剧张力,解决也会成为明托金字塔中的主旨
  • 3.8.3. 受众可能还是要做出艰难的抉择,或者谈论不利的现实经营状况,但解决确实解决了情境与困境之间的冲突
  • 3.8.4. 当你给出结果时,解决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边是序言,一边是你借助明托金字塔建立的沟通主体内容
  • 3.8.5.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解决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标志
4. 用核心论点支持主旨

4.1. 序言的解决,就是沟通的主旨,也是明托金字塔顶端的组块和沟通中的最重要思想
4.2. 解释了沟通中所有其他思想是怎么统合在一起的
4.3. 有了清晰的主旨,你就可以自上而下地打造明托金字塔
4.4. 无论你采用哪种路径,你都要预料到一件事,那就是制定大纲的过程中会出现额外的分析任务
4.5. 创建明托金字塔是一个发现哪些信息对受众用处最大的过程,而不是你已经有了现成的分析
4.6. 主旨清晰,则自上而下

  • 4.6.1. 有一个清晰的主旨,就可以自上而下地建构明托金字塔
  • 4.6.2. 自上而下路径的出发点是主旨,也就是你希望受众在沟通过后理解了什么,相信了什么,或者会做什么
  • 4.6.3. 问一问自己,受众接受这个主旨都需要相信什么,然后将这些想法定为你的核心论点
  • 4.6.4. 每个论点都会产生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由下一层级来回答
  • 4.6.4.1. 最后,明托金字塔的每一个分支都会以证据为终点
  • 4.6.4.2. 用这套框架往下推导,最后是受众接受你的主旨所需的证据
  • 4.6.5. 自上而下要求你按照受众理解的顺序来展开分析,也就是从主旨到细节
4.7. 起始数据松散,则自下而上

  • 4.7.1. 一个要警惕的误区是,你可能会把这个过程理解为拼拼图,每个数据都必须有自己的位置
  • 4.7.2. 职责是筛掉价值不大的信息,直到只留下黄金
  • 4.7.3. 自下而上法的难度远远大于自上而下法,因为你必须将看似无关的数据拼合到一起
  • 4.7.4. 面对自下而上的情况时,可以考虑转换为自上而下法
  • 4.7.4.1. 重新审视情境、困境和解决,找到一个受众关心的问题,借此得出一个初步的主旨,然后尝试自上而下构建
4.8. 征求他人意见,完善思路

  • 4.8.1. 对抗知识诅咒的最有力武器就是他人的想法
  • 4.8.2. 征求他人反馈能帮助你发现自己思维里的漏洞
5. 明晰问题

6. 明晰解决方案的好处

6.1. 替受众思考

  • 6.1.1. 高效沟通者会将认知负荷从受众转移到自己身上
  • 6.1.2. 会解释论点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 6.1.3. 不会专挑有利于自身论点的证据,也会讨论看似不利的数据
  • 6.1.4. 避免提出缺乏思想的(intellectually blank)论点
  • 6.1.5. 直面不利证据
7. 避免提出缺乏思想的想法

8. 直面不利证据

8.1. 不同证据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同一份证据也常常有多种不同的解读
8.2. 为了让受众赞同你的想法,你必须解决他们的顾虑
8.3. 明托金字塔法会将不利证据和反驳论点融入你的论点中,但你必须解释,为什么它们没有削弱你的结论
8.4. 要求会让你的论证更有力,让你的思想更深刻
9. 让论点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9.1. 明托金字塔的布局有助于保持各组块内部各点之间的一致关系,也能确保各个组块为上级论点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9.2. 组块要在语法和概念两个层面对齐

  • 9.2.1. 论点对齐的意思是,它们与明托金字塔上一级的论点具有相同的关系
  • 9.2.1.1. 没对齐意味着底层逻辑有漏洞
  • 9.2.1.2. 一个组块内的所有点必须对齐,减少受众理解各点关系所需的认知负荷
  • 9.2.2. 语法对齐指的是,各点用同样的语法形式回答上级论点提出的问题
  • 9.2.3. 概念对齐的意思是,各点与上一级组块有相同的逻辑关系
  • 9.2.3.1. 概念没对齐比语法没对齐更微妙,所以,语法对齐可以用作概念对齐的第一道检验
  • 9.2.4. 组块包含的想法不限类别,但同一组块内的所有想法必须是同类
9.3. 排序要有意义

  • 9.3.1. 要为同一组块内的各点选择有意义且直观的顺序
  • 9.3.2. 在按重要性排序时,一般是从最重要的点到最不重要的点
  • 9.3.2.1. 先放最重要的点,让受众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聚焦于最重要的问题
  • 9.3.2.2. 你就更容易争取到足够多时间,在会议结束,关键人物离场,或大家开始查看手机短信之前讲清楚最重要的问题
  1. >  9.3.2.2.1. 这是尊重受众的时间
复制代码

  • 9.3.3. 先讲最不重要的点,然后逐渐讲到最重要的点,这种做法虽然可能更有戏剧性,但很少有商界人士会长时间保持专注,等到你的方法奏效
  • 9.3.3.1.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才可以把最重要的论点留到最后,那就是受众会对其产生强烈反响,以至于没有心情往下听
9.4. 组块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

  • 9.4.1. 在最优秀的沟通中,每一组论点都满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特征,简称MECE
  • 9.4.2. 相互独立的意思是,判断一个论点是否成立,只需要看支持它的证据,而不需要参考明托金字塔中的其他点
  • 9.4.3. 受众不需要支持其他点的证据,就能够理解这些点
  • 9.4.4. 完全穷尽的意思是,一个组块内的各点涵盖了与上一级有关的全部选项,没有任何遗漏
  • 9.4.5. 论点有重叠的沟通不会通过相互独立性检验
  • 9.4.5.1. 将一个问题拆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部分
  • 9.4.5.2. 为了实现相互独立,首先要将情境和困境挪到序言中
  • 9.4.6. 完全穷尽指的是,一组论点合起来涵盖了上级论点中的所有方面
  • 9.4.6.1. 迈向完全穷尽的第一步就是避免思想空洞的论点
  • 9.4.6.2. 如果论点支持的想法完备的话,那就很容易实现完全穷尽了
  • 9.4.6.3. 这个过程的起点是清晰的情境、困境和解决
  • 9.4.7. 与对齐一样,满足完全穷尽性的结构会明确每个论点与其上级论点的关系
  • 9.4.7.1. 这种关系在讨论总分关系时最显而易见
  • 9.4.8. 指标总是由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关系计算出来的
  • 9.4.9. 在实践中,受众常常会忘记沟通结构不完全满足MECE
  • 9.4.9.1. 不要以为受众大度就表明你逻辑严谨
10. 将明托金字塔转化为完整沟通文稿

10.1. 明托金字塔的长处之一是适用于各种沟通渠道
10.2. 幻灯片演示:每个证据组块转换为一张幻灯片
10.3. 口头报告:先讲主旨,依次展开

  • 10.3.1. 具备专业知识的受众可能会想跳到更大的明托金字塔的更深处
  • 10.3.2. 如果有人想直接跳到更深的点,那一定要顺着你的明托金字塔,一路跟他讲下来,不要跳过任何逻辑环节,这样大家才能明白这一点与主旨有何逻辑关联
10.4. 书面总结:每个组块为一节

  • 10.4.1. 明托金字塔可以得出清晰的书面报告
  • 10.4.2. 就像谈话或幻灯片演示一样,书面文档也可以遵循明托金字塔结构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