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一点最近的感悟,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绑定”现象,这种现象的利弊可以做一个简短的分析。当作一个思考的切入点供大家讨论。
复制代码 这里要讲的是它的弊端——抑制个人创造性。- 场景:大学生学习专业书籍,完善专业能力的场景常常是和高压环境绑定的——比如与同专业学生的内卷,竞争相挂钩。
- 分析:在潜意识层面,这层绑定关系告诉我们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大脑和身体会自动代入到一个高压和富有竞争的环境里面。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也就随之分泌。批判、分析和决策功能的脑区会自主响应。显然,自这对于大脑而言是一次高耗能的行为。大脑再说,这事很重要,不能放松,必须保持全神贯注,即使有片刻的休息,我们也得马上调整过来才行,不然会被赶超的。显然,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创造性思维会受到抑制。
- 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专业学习的环节可不可以融入到我们休息的时间里面去呢?如果能抱着休息时的那种心态和身体状态去接触这样一个会让我们默认感到紧张的事物,本身就属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接触去审视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事物。这样会不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灵感呢?大家应该有过相关的体验吧,仔细回忆回忆。比如在洗澡时的联想就属于其中之一,但是这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个场景终究还是太单一了,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开发出更多与这个场景性质相似的场景出来。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减少不在工作状态下的我们对这种高压性任务的排斥感,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 绑定现象,在一些角度上是很有帮助的,但换一个角度,它本身也是一个戴在我们大脑和身体上的限制器。这里就简短提出这么一个灵感。
复制代码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