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AI 能回答“今天上海天气怎么样?”这种实时问题,甚至帮你预订机票?明明它的训练数据截止到去年,怎么会对现在的事情了如指掌?
答案就藏在一个核心技术里——工具调用(Tool Calling)。
简单说,工具调用就是让大模型在遇到自己搞不定的问题时,能像我们一样,打开一个“工具箱”,借用外部工具来完成任务。
这个“工具箱”里什么都有:网页搜索、计算器、API 调用、数据库查询……任何能帮它完成特定任务的,都可以是它的工具。
目前,工具调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几乎所有主流的 AI 大模型和开发平台都已支持。
AI 真的会“自己”调用工具吗?
一听到“工具调用”,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AI 服务器自己去执行了某个工具。 大错特错!
真相是:AI 只负责“提要求”,而真正干活的,是我们自己的应用程序。
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协作。我们以“什么是 MCP?”这个问题为例,看看团队是如何配合的: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让 AI 直接调用工具,一步到位?这样来回传递不浪费时间吗?
这背后最重要的考量是——安全!
这种设计确保了 AI 永远无法直接触碰你系统的核心资源。所有操作都必须经过你程序的“批准”,你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决定 AI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假如你开发了一个“房屋爆破”工具。
现在的方式:用户对 AI 说“帮我把这栋楼炸了”。AI 分析后,会向你的程序申请:“我需要使用「房屋爆破」工具”。这时,你的程序可以立刻拒绝这个危险请求,从而避免灾难。
如果 AI 直接调用:AI 觉得这个需求很合理,直接就执行了。等你反应过来,房子可能已经没了。
把决定权留在我们自己手里,既能利用 AI 的智慧,又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还能减轻 AI 服务器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工具调用 vs 功能调用
如果你在看技术文档时遇到 Function Calling(功能调用) 这个词,别懵,它和 Tool Calling(工具调用)说的完全是同一件事!只是不同厂商或开发者习惯的叫法不同。
Spring AI 的官方文档开篇就明确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