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业界区 安全 研究报告解读系列: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研究报告解读系列: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溶绚 2025-9-26 10:40:02
研究报告核心内容
2025校招市场三大矛盾与破局路径
矛盾一:学历内卷加剧 vs 技术岗位需求激增
现象:
C9高校本科升学率升至77.5%(2024届),直接就业率仅22.5%;
49.9%企业扩大985/211招聘,26.2%增加硕士需求,但技术岗缺口持续扩大(如算法工程师需求增61%)。
1.png

2.png

本质:
企业需要“即战力”,而学生选择深造规避就业压力,导致技术岗供需错配。
破局建议:
企业:建立“实习-课题-转正”链路(如竞赛项目转化率提升37.9%);
学生:通过垂直平台(如牛客)参与企业项目(2026届占比49.0%),替代泛实习经历。
3.png

矛盾二:AI提效 vs 人才匹配精度不足
技术渗透:
72.4%学生参与AI面试(较2024年+20.2%),77%企业应用AI工具(简历筛选占52.6%);
但三方毁约率超30%的企业达46.3%,反映人岗错配痛点。
4.png

核心瓶颈:
AI擅长标准化筛选(如代码测试),但难以评估文化适配性、创新潜力等软性指标。
优化方向:
企业需“AI初筛+人性化终面”结合,例如:
利用AI处理基础岗位(IT岗AI面试占比54.5%);
终面增加开放性问题(如“解决非常规问题案例”)。
学生需强化差异化表达:89.5%参与AI面试者通过“项目成果量化”提升通过率。
矛盾三:一线城市虹吸 vs 区域机遇崛起
地域分化:
5.png

北京/上海/深圳仍占求职意向40%(薪酬领跑:硕士19K+);
但中西部政策红利显现(西安交大36.8%留陕,浙大16.4%赴中西部)。
企业策略:
双轨制招聘:
核心研发岗聚焦一线(北京硕士薪资较二线高28%);
制造/能源岗布局新一线(杭州、成都求职意向增幅超9%)。
区域绑定:与地方政府合作(如西安能源企业联合高校定向培养)。
未来校招四大趋势
AI招聘基建化:
2025年AI面试渗透率突破70%,企业需构建“简历-测评-入职”全链路AI系统;
风险点:过度依赖技术导致43%学生抱怨“缺乏人性化交流”。
求职价值理性化:
6.png

2026届将“薪酬”(78.5%)、“稳定性”(22.5%)、“加班强度”(30.8%)列为TOP3考量;
硕士生更重行业前景(29.7%),本科生关注企业文化(16.6%)。
校招内容社交化:
77.7%学生偏好视频类内容(如员工Vlog),57.0%信赖社交媒体在职分享;
建议企业用“员工代言”替代传统宣传(如研发岗工作场景实录)。
人才储备动态化:
72.8%大型企业提前启动2026届秋招,27.5%通过暑期实习锁定人才;
中小型企业可借力垂直平台(牛客使用率增10.5%)精准触达技术生源。
7.png

行动指南
企业侧:
技术岗: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如算法竞赛),前置锁定顶尖生源;
非技术岗:通过AI面试优化流程(销售岗AI应用率29.5%)。
求职侧:
高学历者:深耕导师项目(硕士参与率38.6%),提升技术深度;
本科生:强化竞赛履历(参与率49.3%),弥补学历差距。
报告指出:“唯有以动态数据锚定趋势,以技术创新重塑流程,方能在人才争夺中制胜。” 在精耕细作的时代,精准匹配比规模扩张更具战略价值。
数据来源:牛客×Moka《2025春季校园招聘白皮书》(调研样本:1187家企业+1176名毕业生)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
如有需要,请添加博主微信:wendingding666 备注 研究报告,查询各行业最新研究报告。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文顶顶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相关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