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业界区 业界 AI 时代,为什么我们还有必要写博客?

AI 时代,为什么我们还有必要写博客?

谭皎洁 昨天 07:46
AI 时代,为什么我们还有必要写博客?

在这个 AI 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问题或许萦绕在许多内容创作者心头:写博客还有意义吗? 毕竟,AI 已经能够生成内容、解答疑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精心撰写的文章,AI 可能在几秒钟内就能生成一篇看起来差不多的。很多人会说,写博客是为了记录和分享,这固然没错,这固然没错。但我想说的是,在 AI 时代,即便是这些看似寻常的个人诉求,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更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从三个视角——AI 的未来、技术生态的构建,以及我们自身的深刻蜕变——来重新审视“写博客”这件事。
1.png

一、从 AI 的视角:我们正在塑造 AI 的未来

您下一次在编码时遇到难题,搜索到的解决方案不一定直接来自我的这篇博客。但是,我今天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被纳入 AI 模型的训练数据中,从而间接影响它未来生成的答案质量。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写的每一篇高质量博客,都在为未来的 AI 提供养料,塑造它认知世界的基础。
AI 生成的大量内容,其本质源于对全网知识的抓取、学习和重组。AI 的输出上限,很大程度上被人类的输入质量所决定。而博客这种载体,恰恰是 AI 最珍视的高质量养料之一。最近大家可能也关注到,像博客园这样的技术社区深受 AI 爬虫的困扰。这恰恰从侧面印证了技术博客对于 AI 训练的巨大价值。
更重要的是,AI 可以整合信息,但无法分享一个真实的、带有个人情感和探索精神的踩坑故事。比如前一段时间 Anthropic 推出了 Model Context Protocol 协议,但官方文档却对 HTTP 原始消息的封装格式只字未提。 我为此困扰了好几天,AI 也给不出任何有效答案。直到我用 Fiddler 抓包工具埋头研究了好几天,才最终总结出其规律,并整理成了一篇博客。这个从困惑、探索、实践到恍然大悟的过程,是 AI 无法生成的,也是最能引起开发者共鸣的宝贵经验。
我们人类专家的许多知识是“隐性”的,是对代码“坏味道”的直觉,是对技术选型的前瞻性判断。博客,正是传承这些宝贵“手艺”与“直觉”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停止创作,AI 的学习素材就会被大量低质、错误甚至充满误导性的信息所污染。因此,在 AI 时代写博客,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个人表达,它更是一种对整个信息生态的责任。
二、从 .NET 生态的视角:用文字击破偏见,共建繁荣

有人断言,未来编程语言的生态将不再重要。我认为这种看法失之偏颇。编程语言及其生态依然是软件开发的根基,而博客作为知识沉淀与思想交流的核心平台,其重要性不减反增。
时至今日,许多开发者对技术栈仍然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 .NET 只适合做笨重的企业级应用。 但一篇关于“如何使用 .NET 9 和 AOT 技术构建一个体积仅10MB、启动速度毫秒级的云原生微服务”的实战博客,就能用翔实的代码和性能数据,最直观、最有力地击碎这种过时的偏见。
此外,AI 的知识来源于已有数据。.NET 发展其实非常快,对于 .NET 生态中一些新兴的、文档不全的技术点,AI 往往也无能为力。这时,开发者的原创博客就成了“拓荒者”,是填补这些生态空白的唯一力量。每一次对新技术的探索和分享,都是在为生态添砖加瓦,共同推动它的繁荣与发展。
三、从个人成长的视角:写作即思考,成长即收获

除了对“AI”和“生态”的贡献,写博客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在 AI 时代,这种受益方式尤为独特和深刻。
首先,写作是对抗思维懒惰、构建结构化思考的终极训练。 AI 可以整合信息,但我们人类,尤其是开发者,真正的价值在于面对复杂问题时,那种从混沌到清晰的结构化思考能力。写博客,就是强迫自己将脑中碎片化、模糊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和输出。正如物理学家费曼所说:“如果你不能把一个东西简单地讲清楚,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它。” 这个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恰恰是 AI 难以企及的深度认知活动,也是我们作为“人”的核心优势。
其次,博客是塑造你独一无二的“专家心智模型”(Expert Mental Model)的最佳途径。 它不仅系统地展示了你的专业能力和技术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你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踩坑后的反思、以及对技术的前瞻性判断。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连续三年的 .NET 方向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我深切感受到,持续的技术分享是获得社区认可的重要途径。这背后,正是因为博客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拥有独特“技术品味”和“解决问题之道”的专家形象,这是任何简历或 AI 生成的简介都无法替代的个人品牌。
最后,博客是在 AI 洪流中,为你打造一个稳固的、可进化的“个人知识中台”。 它不是简单的备忘录,而是你亲手验证、深度加工后的知识结晶。面对一年前解决过的问题,你查阅的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更是当时完整的思考链路。当 AI 提供的答案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时,这个由你亲手构建的、高可信度的知识库,将是你最可靠的“真理之源”和创新的起点,让你始终立于潮头。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帮助,请不吝评论点赞,这也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也欢迎加入我的 .NET骚操作 QQ群:495782587,一起交流 .NET 和 AI 的各种有趣玩法!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