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业界区 安全 指数估值-A股主流指数的估值方法

指数估值-A股主流指数的估值方法

全叶农 昨天 21:20
A股主流指数的估值方法

我们看盘的时候主要看的是什么东西?

  • 不应该仅仅是价格,因为决定一个指数或者股票贵不贵的核心评估标准是价格比其价值低还是高。价格是在股票app里实时可见的,但价值的判断可就是一门大学问了,不同业务模式的公司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 除了价格和估值,情绪是我们看盘的主要目标,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 文章1, 文章2, 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和估值的变化是缓慢的而情绪的变化是瞬间的,尤其当散户蜂拥入场导致市场整体情绪上头的时候,是不看估值的,因为此时的估值肯定不便宜了,这个时候就要用一些技术指标去指导止盈止损策略的制定。
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主流指数的估值方法。
要理解主流指数的估值逻辑,核心是抓住一个原则:指数估值方法由其成分股的「行业属性」和「企业生命周期」决定——成熟行业看盈利,成长行业看增长,新兴行业看潜力。我们从「估值核心逻辑」「核心指标」「实战用法」三个维度拆解:
一、先明确:指数估值的「底层逻辑」

所有指数估值,本质都是「市场对成分股未来价值的集体定价」,但不同指数的成分股特性天差地别,导致估值方法完全不同:

  • 成熟蓝筹指数(如沪深300):成分股多是盈利稳定的大公司(如茅台、招行),估值逻辑是看「当前盈利能否支撑股价」,核心是「盈利类指标」。
  • 中小盘成长指数(如中证500、中证1000):成分股是中等规模、盈利快速增长的公司,估值看「增长速度能否匹配股价」,核心是「盈利+增长结合的指标」。
  • 科技创新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成分股多是高研发、高成长但盈利不稳定的公司,估值看「营收增长和行业地位」,核心是「营收类指标+成长预期」。
二、6大主流指数估值方法拆解(表格更清晰)

[table][tr]指数名称
成分股特性(一句话概括)
核心估值逻辑
核心估值指标(按重要性排序)
实战用法(通俗解读)
[/tr][tr][td]沪深300
[/td][td]A股300家最大、最成熟的蓝筹股(如茅台、工行)
[/td][td]看「当前盈利的性价比」
[/td][td]1. PE-TTM(市盈率)
2. 股息率
3. PB(市净率)
[/td][td]- PE低于10倍(历史20%分位以下),算「便宜」;
- 股息率高于3%(比余额宝或者国债收益高),说明「股价跌到位,分红能补收益」。
[/td][/tr][tr][td]中证500
[/td][td]A股第301-800名的中小盘股(多为细分行业龙头)
[/td][td]看「盈利增长能否覆盖估值」
[/td][td]1. PE-TTM
2. 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
3. PB
[/td][td]
- PE低于25倍(历史20%分位以下),性价比高;
- 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