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分别考虑以下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const int a = 1;
- const_cast<int &>(a) = 42;
- std::printf("%d\n", a);
- }
复制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const int a = std::rand();
- const_cast<int &>(a) = 42;
- std::printf("%d\n", a);
- }
复制代码 请问两次代码分别会输出什么?
运行后不难发现,前者会输出42,后者则输出1。事实上,两者逻辑几乎一致:
那为什么行为上存在差异呢?
汇编分析
我们通过Compiler Explorer查看二者的汇编代码(省略部分代码),如下:- main:
- ; ...
- lea rdi, [rip + .L.str] ; 传递printf第一个参数
- mov esi, 1 ; 传递printf的第二个参数
- xor eax, eax ; 将eax寄存器清零,便于printf调用
- call printf ; 调用printf
- ; 以上代码相当于printf("%d\n", 1);
- ; ...
- .L.str:
- .asciz "%d\n"
复制代码- main:
- ; ...
- call rand ; 调用rand函数
- lea rdi, [rip + .L.str] ; 传递printf第一个参数
- mov esi, 42 ; 传递printf的第二个参数
- xor eax, eax ; 将eax寄存器清零,便于printf调用
- call printf ; 调用printf
- ; 以上代码相当于printf("%d\n, 42);
- ; ...
- .L.str:
- .asciz "%d\n" ; 定义格式化字符串
复制代码 观察到,编译器忽略了a的内存分配,并直接使用Magic Number作为A的值。
符号表替换
我们先分析代码A。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编译器会进行符号表替换优化,具体来说,会将所有编译期常量替换为Magic Number,如以下代码:- const int a = 114514;
- int b[a];
复制代码 会被优化为这一优化发生在AST阶段,位于预处理之后,汇编之前。那么回到刚才的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const int a = 1;
- const_cast<int &>(a) = 42;
- std::printf("%d\n", a);
- }
复制代码 显然,按照刚才的逻辑,程序会被优化成这样:-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const int a = 1;
- const_cast<int &>(a) = 42;
- std::printf("%d\n", 1);
- }
复制代码 那么,此时显然- const int a = 1;
- const_cast<int &>(a) = 42;
复制代码 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那么编译器会根据as-if原则(编译器可以自由地改变程序,只要可观察行为与原始程序一致。),这段代码就会被优化。
最终被优化为:-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std::printf("%d\n", 1);
- }
复制代码 代码B分析
接下来考虑代码B。我们知道,符号表替换适用于编译期常量,显然对于代码B不适用。接下来,编译器会考虑将变量a分配至.rodata段(只读数据段)。然而很不幸,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局部变量。因此,编译器只能像普通变量一样处理a,只不过在编译器进行检查。
但是,const_cast会拒绝编译器检查,相当于告诉编译器“我保证这段代码是安全的”。于是,编译器检查通过后,源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const int a = std::rand();
- const_cast<int &>(a) = 42;
- std::printf("%d\n", a);
- }
复制代码 会被处理为像这样:-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int a = std::rand();
- a = 42;
- std::printf("%d\n", a);
- }
复制代码 此时,编译器会进行数据流分析最后发现:
唯一一次获取a的值,即printf时,a的值是确定的,为42。因此,编译器会认为a是没有意义的,优化成这样:- #include <bits/stdc++.h>
- int main() {
- std::rand();
- std::printf("%d\n", 42);
- }
复制代码 请注意,此处的std::rand是有副作用的,也就是说,执行std::rand会改变程序状态。因此,编译器不会删除std::rand的调用,但是会忽略其返回值。
写在最后
永远不要尝试修改一个常量!这在C++中是未定义行为,也就是说,这种操作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编译器可以对未定义行为进行任何处理。上述分析只是当前主流编译器的普遍优化方法。
参考
- ISO/IEC 14882:2024
- https://godbolt.org/
- https://chat.deepseek.com/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