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元素
- 5条公设和5条公理
- 定理的证明
- 第一卷:基础几何(三角形、全等、平行线)
- 第二卷:几何代数学
- 第三、四卷:圆与正多边形
- 第五卷:比例理论
- 第六卷:相似图形
直接说学它的作用吧:
- 通过几条公理和公设和逻辑推理就能证明和验证其它定理;
- 数形结合思想,提供另一个看待事物的视角能力;
- 对复杂事物的拆分和分析能力;
- 祛魅,即使是复杂的事物,解构之后,发现都是一些简单设定的堆积;
- 也算一种考古和祭祖了...
万物从一些简单的元素开始,我说的。
元素
从一个点开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线由不同的运动,分为:
- 直线
- 曲线
- 复合线(多根线组成,相交线、平行线...)
- 切线
两条线的不同摆放方式,分为:
线通过旋转的方式,可以生成图形:
- 角(固定一端,移动一端)
- 正方形、长方形(平移)
- 圆形(固定一端,移动一周)
- 复合图形(多个角、正方形、圆形组合而成)
角根据旋转的幅度可以分为:
5条公设和5条公理
古人积累了最公共的5条最基础的一般性共性,和5条适用于整个平面几何体系的一般性共性:
公理(一般性公理):
- 等同于相同事物的事物会相互等同。
如果a=b,b=c,
那么a=c;
- 若等同物加上等同物,则整体会相等。
如果a=b,c=d,
那么a+c=b+d;
- 若等同物减去等同物,则其差会相等。
如果a=b,c=d,
那么a-c=b-d;
- 相互重合的事物会相互等同。
彼此能重合的物体(图形)是全等的;
- 整体大于部分。
公设(也叫几何公理):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 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 所有直角相等。
-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第五公设的解释:
若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并且它们在某一侧的内角和小于两个直角(即小于18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在各自延长后,在内角和小于两个直角的一侧相交。
内角就是三线八角中的同旁内角。
定理的证明
《几何原本》里面记录了一些经典的定理。
第一卷:基础几何(三角形、全等、平行线)
这是整个体系的基石,大部分定理在今天的初中几何中仍然常见。
基础部分:
- 命题1:在给定线段上作一个等边三角形。
- 这是全书第一个命题,展示了如何用圆规和直尺进行基本作图。
- 命题4:(边角边定理)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这是第一个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整个全等理论的基础。
- 命题5:(等腰三角形定理)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相等。
-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定理,其证明本身(“驴桥定理”)就很有名。
- 命题15:(对顶角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形成的对顶角相等。
平行线理论(核心):
5. 命题27/28/29: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这组定理确立了与平行线相关的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
* 命题27: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内错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命题29: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则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 这是平行线理论的基石,命题29的证明必须依赖于著名的第五公设(平行公设)。
6. 命题3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180°)。
*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定理,其证明依赖于平行线性质(命题29),因此也依赖于第五公设。
7. 命题47/48: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 命题47: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勾股定理)
* 命题48: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其他两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则这两边所夹的角是直角。(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这是《几何原本》中最高光的成就之一,欧几里得用了著名的“新娘的椅子”图来证明。
第二卷:几何代数学
这一卷用几何图形来表述代数恒等式,在当时没有代数字符系统的情况下非常重要。
常见定理(几何化的代数):
8. 命题1:如果有一条直线被分成两段,那么这条直线为一边的矩形面积等于各小段为一边的矩形面积之和。
* 几何上表示:a(b+c+d) = ab + ac + ad。
9. 命题4/5/6: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表达。
* 命题4:(a+b)² = a² + 2ab + b²
* 命题5:(a+b)(a-b) + b² = a² (黄金分割相关)
10. 命题11:分割线段成中外比(黄金分割)。
* 将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得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
第三、四卷:圆与正多边形
这部分专注于圆的性质和圆内/外接图形的作图。
常见定理:
11. 命题III.20:圆心角定理 在一个圆中,同一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
* 这个定理是很多后续圆定理的基础。
12. 命题III.31:(泰勒斯定理) 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 这是圆心角定理的一个特例,但非常著名和有用。
13. 命题III.35:如果圆内有两条弦相交,则一条弦被分成的两段的乘积等于另一条弦被分成的两段的乘积。
* 这是“相交弦定理”的雏形。
14. 命题IV:正多边形的作图。包括如何在圆内接或外切正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等。这些作图问题非常精妙。
第五卷:比例理论
这是《几何原本》逻辑体系的巅峰,由欧多克索斯提出,其严谨性甚至可以处理无理数。它不依赖于几何形状,是一套通用的比例理论。
核心概念(与其说是定理,不如说是精确定义):
15. 比例的定义(定义5):这是整个比例理论的基石。它用“量”的倍数来定义四个量成比例,巧妙地避开了对无理数的直接讨论。
* 简单说,如果 a:b = c:d,那么对于任意正整数 m, n,都有:
* 若 ma > nb,则 mc > nd
* 若 ma = nb,则 mc = nd
* 若 ma < nb,则 mc < nd
16. 命题V.16:(更比定理) 如果 a:b = c:d,那么 a:c = b:d。
17. 命题V.22:(合比定理) 如果 a:b = c:d,那么 (a+b):b = (c+d):d。
第六卷:相似图形
将第五卷的比例理论应用到几何图形上,从而发展出相似理论。
常见定理:
18. 命题VI.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则它截另外两边成比例线段。
* 这是相似三角形证明中最常用的定理。
19. 命题VI.4/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 命题VI.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两角对应相等)。
* 命题VI.5: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的对应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
20. 命题VI.8: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21. 命题VI.19:(相似图形面积比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对应边之比的平方。
* 这个定理可以推广到所有相似多边形。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
|
|
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