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昨天 01:45
上周帮朋友的小店写产品页,盯着空白文档看了半小时,最后憋出来的文案自己都觉得尴尬。后来干脆整理了一套结构化的指令模板,喂给DeepSeek,居然还真能生成能看的内容。
不是什么黑科技,就是把产品详情页的套路拆解成模块化的提示词。既然自己用着还行,就整理出来分享一下。
为什么需要这么个东西
电商详情页的套路其实很固化:标题抓眼球、痛点引共鸣、卖点讲清楚、场景能代入、参数要明确、保障打消顾虑。这些都是常识。
问题在于:
- 空白画布综合症:知道要写啥,但不知道从哪开始写
- 结构混乱:想到哪写到哪,逻辑跳跃
- 表达空洞:"高品质"、"性价比高"这类废话堆砌
- 不同类目差异大:3C数码和食品类的写法完全不同
传统做法是找几十个案例慢慢学。但现在有大模型了,把这些套路结构化成指令,让AI按框架生成初稿,效率能提升不少。
这套指令的设计逻辑
核心思路很简单:把详情页的通用结构拆成标准化模块,用结构化的信息输入得到结构化的文案输出。
主要包含三层:
- 角色设定:让AI理解自己是电商文案专家,不是学术论文写手
- 信息输入表单:产品名称、目标人群、核心卖点等必填项
- 输出规范:5大核心模块 + 具体的字数和格式要求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
- 痛点唤醒:让用户产生"说的就是我"的共鸣
- 产品卖点:特性+利益+证明,数字化表达
- 使用场景:具体画面感,不是抽象描述
- 产品参数:通俗化解释 + 参数优势对比
- 购买保障:打消顾虑的所有要素
完整指令内容
以下是完整的指令模板,可以直接复制使用:实际使用建议
准备工作
用这个指令前,先把产品信息整理清楚:
- 产品的真实参数(不要编造数据)
- 目标用户的核心痛点(不是你以为的,是真实调研的)
- 与竞品的客观差异(不是"更好",是具体在哪好)
- 能提供的真实保障(售后、认证、评价等)
选择AI平台
指令本身不依赖特定平台,国内主流的AI都能用。我自己常用DeepSeek,CP值高,而且对中文电商场景理解得还行。通义千问、文心一言、Kimi这些也都可以。
关键是你的输入质量,而不是换个AI平台就能写出爆款文案。
生成后的调整
AI生成的是初稿,不是成品。必须人工检查:
- 合规性检查:删掉"最佳"、"第一"、"完美"这类绝对化表述
- 数据真实性:把虚构的数据换成真实数据,或者删掉
- 平台适配:淘宝和京东的详情页风格差异挺大的
- 语气调整:让文案更像人说话,而不是AI生成的
不同类目的差异
指令里提到了不同类目的重点:
- 3C数码:强调技术参数、性能对比
- 食品类:突出原料产地、口味描述
- 服装类:重点是面料、版型、搭配
- 美妆类:成分功效、使用方法、效果对比
根据你的产品类目,在输入信息时侧重对应的要素。
效果优化的几个点
用了一段时间后,总结几个提升转化的经验:
1. 数字化表达
❌ "续航时间很长" → ✅ "续航48小时,相当于充一次电用一周"
数字能让价值可感知。但前提是数字真实。
2. 场景化描述
❌ "适合运动使用" → ✅ "晨跑、健身、骑行,怎么动都不掉"
具体场景比抽象功能更有代入感。
3. 对比突出优势
❌ "音质很好" → ✅ "千元级音质,百元价格"
但别过度对比,容易引起法律风险。
4. 主动消除顾虑
把退换政策、认证证书、真实评价直接写在详情页。用户的疑虑你不说,他自己会脑补。
几点说明
关于广告法
指令里强调了合规要求,但AI不会帮你做法律审查。生成的文案里如果出现"最"、"第一"、"极致"这类词,必须人工删改。
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伪造数据,这些都是红线。AI生成的内容你负责。
关于转化率
好的详情页能提升转化,但不是万能药。产品本身、价格、评价、物流、售后,这些都影响转化。
文案再好,产品拉胯也没用。
关于版权
用AI生成的文案,建议做明显修改后再用。完全照搬AI的输出,容易被平台识别,也容易和别人撞车。
而且AI生成的初稿往往比较平庸,需要人的创意和判断来提升。
写在最后
这套指令不是什么独家秘籍,就是把电商文案的常规套路结构化了。核心价值在于:
- 降低启动成本:不用对着空白文档发呆
- 保证结构完整:不会遗漏关键模块
- 提供优化方向:知道从哪些维度改进
但要记住:
- AI是辅助工具,不是替代品
- 生成的内容必须人工审核和优化
- 真实、合规、用户视角,这些AI做不到
如果你也经常写产品详情页,不妨试试这套指令。有改进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
|
|
|
|
相关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