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论坛
其它
首页
科技
业界
安全
程序
广播
Follow
关于
签到
每天签到奖励2-10圆
导读
排行榜
TG频道
发帖说明
登录
/
注册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关闭
CSDN热搜
程序园
精品问答
技术交流
资源下载
本版
帖子
用户
软件
问答
教程
代码
写记录
VIP申请
VIP网盘
网盘
联系我们
发帖说明
每日签到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分享
留言板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返回列表
首页
›
业界区
›
业界
›
我为什么认为未来的自动化应该是:人提需求,AI生成工作 ...
我为什么认为未来的自动化应该是:人提需求,AI生成工作流,AI工具执行
[ 复制链接 ]
栓汨渎
前天 12:08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小实验:如何让AI Agent更有条理地完成复杂任务,并且让我们 humans(人类)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复现这些任务。
起因:AI的"自由散漫"让我头疼
自从开始玩各种大模型和AI Agent,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些AI们厉害是厉害,但有时候就像个天赋异禀却太随性的天才艺术家——你想让他画一幅画,他可能会给你一首诗;你想他分析数据,他可能会给你讲个哲学故事。
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需要多步骤、有明确逻辑的任务时,AI的表现总是不太稳定。这次可能完美搞定,下次换了个条件,结果就大相径庭。这种"随心所欲"的特性,虽然很有"创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让我很头疼。
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试试工作流?
某天在写代码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工作流这个概念。我们都知道,人类处理复杂任务时,往往会把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按一定顺序执行,遇到问题也有相应的应对方案。为什么不能给AI也这样的一套"工作流程图"呢?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小实验:设计一个极简的工作流定义语言(DSL),让AI按照预设的路径完成任务。这样既能发挥AI的能力,又能保证结果的可控和可重复。
我的工作流定义长啥样?
在多次尝试后,我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极简的YAML结构:
workflow:
name: string # 工作流叫啥
description: string # 工作流要干啥
# 步骤定义(最核心的部分)
steps:
- id: string # 步骤ID
description: string # 步骤说明
depends_on: [string] # 依赖哪些步骤
# 输出定义
outputs:
<output_name>:
from: <step_id>
# --- 碰到问题怎么办 ---
error_handling:
fallback_to: # 出问题时的备选方案
复制代码
超级简单对吧?我是故意这么设计的,因为我希望这份定义既能让AI看懂,也方便我们人类理解和修改。
真实案例:让AI帮我生成GitHub仓库采集工作流
这次小实验最酷的部分来了:不是我手动编写工作流,而是让AI根据我的需求自动生成!
我的需求很简单:"帮我获取GitHub上前8个热门的前端仓库,提取重要信息并整理成表格"。
其他产品怎么做?
通常情况下,我会打开各种工作流工具,手动拖拽节点,配置参数,连接线...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几分钟,还得考虑各种细节。更糟的是,如果需求稍有变化,又得重新折腾一遍。
我的玩法:让AI自己写工作流
我给了AI这样一段完整的提示:
我需要你帮我创建一个工作流定义,用于获取GitHub上前8个热门的前端仓库。请使用以下的工作流DSL格式:
```yaml
workflow:
name: string # 工作流名称
description: string # 工作流描述
steps:
- id: string # 步骤唯一标识符
description: string # 步骤说明,描述该步骤需要做什么
depends_on: [string] # 前置依赖步骤ID列表
outputs:
<output_name>: # 输出变量名称
from: <step_id> # 指定从哪个步骤获取输出结果
error_handling:
fallback_to:
<strategy>: <step_id> # 定义错误处理策略
```
基于这个DSL结构和我的需求,请生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YAML定义。工作流应该包括数据获取、信息提取、格式化和保存等步骤,并且考虑可能的错误处理场景。
复制代码
看到了吗?我的提示词包含了三个关键部分:
明确的需求描述
:获取GitHub上前8个热门的前端仓库
完整的工作流DSL定义
:展示了我设计的YAML结构和每个字段的作用
生成指导
:明确告诉AI要基于这个DSL生成完整的工作流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AI分析我的需求,理解了我的DSL结构,然后自动生成了这样的工作流:
workflow:
name: 获取GitHub热门前端仓库
description: 从GitHub获取最热门的前8个前端相关仓库信息
steps:
- id: fetch_repos
description: 通过GitHub API搜索并获取热门JavaScript前端仓库,按星标数降序排列,限制数量为8个
- id: extract_details
description: 从获取的仓库列表中提取仓库名、星标数、描述和URL等关键信息
depends_on: [fetch_repos]
- id: format_results
description: 将提取的仓库信息格式化为易读的输出格式
depends_on: [extract_details]
- id: save_results
description: 保存格式化后的结果,准备作为工作流输出
depends_on: [format_results]
outputs:
popular_repos:
from: save_results
error_handling:
fallback_to:
api_failure: fetch_repos # API请求失败时重试获取步骤
format_issue: extract_details # 解析问题时继续提取尝试
critical_failure: halt # 严重故障时停止整个流程
复制代码
没有提供DSL会怎样?
我很好奇,如果不提供DSL,直接让AI生成工作流,会有什么结果。于是我尝试了:
请帮我创建一个工作流,用于获取GitHub上前8个热门的前端仓库,并提取重要信息整理成表格。
复制代码
AI给出的结果是一个松散的步骤描述,没有清晰的结构,更不能直接用于自动执行。这对比太明显了——
提供DSL不仅给了AI生成规则,还确保了输出结果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
更酷的是:版本控制与迭代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可以把这个AI生成的工作流定义存到Git里,随时可以:
追踪变更历史
和团队成员协作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回退到之前的版本
比如,过几天我想增加分析仓库趋势的功能,我可以告诉AI:
请在我现有的GitHub仓库采集工作流基础上(附上当前的工作流YAML),增加一个步骤来分析这些项目的技术趋势,并生成简要报告。保持现有的DSL结构不变。
复制代码
AI就能理解我的需求,在工作流中智能地添加新步骤,保持整体结构的一致性。
在AI开发工具的加持下,这种方法变得更强大了
如果说之前的工作流定义还只是个"纸上谈兵"的概念,那么现在有了Claude CLI、Claude Dev这样的AI开发工具,这个想法就能真正发光发热了!
不再需要写代码去实现自动化
以前,我需要写代码来实现工作流的执行引擎,比如:
解析YAML工作流定义
按依赖顺序执行步骤
处理错误和重试
管理步骤间的数据传递
但现在?这些都可以交给AI开发工具来处理!
通过工作流生成的YAML,我可以这样自动化操作:
# 让 Claude CLI 执行工作流
claude github-workflow.yaml
# 让 Claude Dev 监控执行过程
claude dev --watch workflow.yml
复制代码
AI工具会:
自动理解工作流结构
:理解步骤间的依赖关系
智能执行每个步骤
:调用合适的工具和API
处理各种边界情况
:网络超时、API限制、数据格式问题
提供执行反馈
:实时告诉我进展到了哪一步
真正的"无代码自动化"
举个例子,假如我要实现一个"每日技术资讯汇总"功能:
传统方式(需要写代码):
设计数据库schema
写爬虫代码抓取多个技术网站
写数据处理脚本清洗和分类
写邮件发送模块
部署定时任务
各种异常处理和日志记录
现在的方式(只需要定义工作流):
让AI生成工作流定义
AI开发工具自动执行
整个过程从"开发项目"变成了"描述需求"。我甚至不需要打开IDE,直接在命令行就能搞定:
# 1. 生成工作流定义
claude "帮我创建一个每日技术资讯汇总工作流,从HackerNews、RSSHub获取热门文章,分类整理后发送邮件" > workflow.yml
# 2. 设置定时执行
echo "0 8 * * * claude workflow.yml" | crontab -
# 完成!
复制代码
我们终于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这种转变让我重新思考了"开发"的意义。过去,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重复的、模式化的编码工作上:
写同样的API调用代码
处理相似的数据格式
配置各种工具和环境
调试各种基础设施问题
现在,这些都可以交给AI和AI工具。我们终于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1.
更深入的思考
不用再纠结于代码实现细节,我可以花更多时间思考:
这个任务的本质是什么?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个结果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2.
更有创意的探索
freed up 的脑力可以用来尝试更创新的想法:
能不能结合多个领域的知识?
如何让流程更智能化?
有没有全新的应用场景?
3.
更好地与AI协作
有了更多时间,我可以专注于提升与AI的协作质量:
如何提出更好的需求?
如何设计更合适的引导?
如何从AI的结果中获得启发?
实际案例:自动化我的技术调研
最近我需要调研几个新兴技术框架。以前我会:
写脚本爬取GitHub数据
写代码分析趋势
生成报告模板
手动整理结果
现在,我只需要:
# 定义需求
claude "帮我调研 Svelte、Qwik、Solid.js 这三个前端框架,对比它们的性能、生态、学习曲线和适用场景" > tech-research.yml
# 执行
claude tech-research.yml
复制代码
AI工具会:
自动访问GitHub获取各框架的数据
通过浏览器查找技术博客和评测
对比分析框架特性
生成结构化的对比报告
我只需要在结果出来后,花时间思考这些信息对我的项目有什么意义,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上。
我的小工作流解决了什么?
这种"AI生成工作流+AI工具执行"的方式,效果简直超乎想象:
零代码实现自动化
:从需求到执行,全程无需写一行代码
快速原型验证
:想法几分钟就能变成可用的自动化流程
专注核心问题
:把重复劳动交给AI,我们专注于价值创造
持续改进循环
:工作流定义可以不断迭代优化
团队协作更简单
:通过Git共享工作流定义,无需共享代码
"会写代码的AI"到"会设计流程的AI"再到"会执行流程的AI"
说实话,AI的发展让我有点惊讶:
第一阶段:AI会写代码 → 解放我们的编程工作
第二阶段:AI会设计流程 → 解放我们的架构设计工作
第三阶段:AI会执行流程 → 解放我们的实现和运维工作
现在,我们只需要当好"需求者"和"思考者",AI包办了从设计到执行的全过程。这种协作方式让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指挥家"而非"工人"。
这种方法让我重新思考了与AI协作的位置关系:
以前:我是设计者,AI是执行者
现在:我是需求提出者和价值判断者,AI既是流程设计者也是执行者
这种转变让我从繁琐的流程设计和代码编写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真正需要创造力和判断力的部分。
工作流背后的思考
这个小实验让我重新思考了与AI协作的方式:
1. 开发正在从"编写代码"转向"描述需求"
随着AI工具的成熟,我们的工作重心正在从"如何实现"转向"要实现什么"。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从技术思维转向产品思维,从实现思维转向价值思维。
2. 简单抽象比复杂实现更重要
过去我们追求的是代码的优雅和架构的完美。现在我发现,一个好的抽象(比如我这个简单的工作流DSL)往往比复杂的实现更有价值。因为它能让AI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3. 与AI协作是一种"引导"而非"控制"
与其精确控制每一个细节,不如设计好框架和目标,然后引导AI在这个框架内发挥。现在的AI工具已经足够智能,能够理解我们的意图并自主完成复杂的任务。
我的下一步计划
这个小实验只是开始,AI工具的发展让一切皆有可能:
更智能的协作模式
:探索如何与AI工具更自然地协作,比如语音交互、实时调整等
工作流的市场和生态
:设想一个工作流定义的共享市场,大家可以互相分享和改进工作流模板
与更多工具的集成
:让工作流能够调用各种SaaS服务、API、本地工具等
人机协同的边界探索
:人在哪些环节最有价值?AI在哪里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在实践中探索这种"描述需求→得到结果"的新模式。
写在最后
这篇分享更多是记录我的思考过程而非技术教程。我相信,在与AI协作的道路上,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人写代码,机器执行"的模式正在被"人描述需求,AI设计和执行"所取代。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工作本质的重新定义。
通过工作流定义和AI开发工具的结合,我感觉自己就像有了一个超级能干的团队伙伴。我可以专注于提出有价值的想法和判断结果的质量,而把所有繁琐的实现工作都交给AI。
我们正在从"代码的书写者"变成"思想的引导者"。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最大礼物——让我们有机会重新专注于那些真正需要人类智慧的事情。
正是基于这些实践和思考,我愈发确信,未来的自动化应该是这样的模式:人负责提出有意义的需求和判断结果价值,AI负责将需求转化为高效的工作流程,而AI工具则负责可靠地执行这些流程。在这种模式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
*关注
【松哥ai自动化】
公众号,获取深度技术解析,从源码角度彻底理解各种工具的实现原理。更重要的是,遇到技术难题时,直接联系我!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
上期回顾:(跨平台自动化框架的OCR点击操作实现详解与思考)*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AI
为什么
认为
未来
自动化
相关帖子
(Sigcomm'25) Stellar: 阿里新一代云AI RDMA网络
AI图片生成思路
【一步步开发AI运动APP】十二、自定义扩展新运动项目03
学习unigui【38】重新认识UUNIGUI--为什么这样快? 站在“架构与性能”层面重新审视
AI 改变数据库产品实践探索
记一次的AI Agent开发的思维误区
智能加速边缘AI应用开发!今晚正点原子B站直播间等你不见不散!
文字生成视频开源AI大模型项目
为什么RAG技术可以缓解大模型知识固化和幻觉问题
【一步步开发AI运动APP】十二、自定义扩展新运动项目01
vip免费申请,1年只需15美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相关推荐
业界
(Sigcomm'25) Stellar: 阿里新一代云AI RDMA网络
0
283
钱艷芳
2025-10-12
科技
AI图片生成思路
0
648
寨亳
2025-10-13
安全
【一步步开发AI运动APP】十二、自定义扩展新运动项目03
0
985
归悦可
2025-10-13
安全
学习unigui【38】重新认识UUNIGUI--为什么这样快? 站在“架构与性能”层面重新审视
0
773
黎娅茜
2025-10-13
科技
AI 改变数据库产品实践探索
0
587
蒋炸役
2025-10-13
业界
记一次的AI Agent开发的思维误区
0
286
何玲
2025-10-13
安全
智能加速边缘AI应用开发!今晚正点原子B站直播间等你不见不散!
0
475
连热
2025-10-13
安全
文字生成视频开源AI大模型项目
0
890
缍米
2025-10-13
业界
为什么RAG技术可以缓解大模型知识固化和幻觉问题
0
221
嗳诿
2025-10-13
安全
【一步步开发AI运动APP】十二、自定义扩展新运动项目01
0
949
羽桑
2025-10-13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代码
安全
签约作者
程序园优秀签约作者
发帖
栓汨渎
前天 12:08
关注
0
粉丝关注
16
主题发布
板块介绍填写区域,请于后台编辑
财富榜{圆}
anyue1937
9994888
dage888
999994
3934307807
993678
4
富账慕
10004
5
刎唇
9993
6
柴古香
9989
7
烯八
9972
8
匝抽
9986
9
筒濂
9977
10
孙淼淼
998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