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婉丽 发表于 2025-5-30 08:14:50

一文彻底搞懂 MCP:AI 大模型的标准化工具箱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14815182-581652720.png
MCP 最近在 AI 领域 引发了 广泛关注,特别是在 海外各大社区 中,大家热烈讨论,热度 相当高。
我打开了 Google Trends,这是一个专门用于查看全球热点趋势的网站。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3140339297-2144891449.png
输入关键词后,可以查看其热度变化。
我搜索了 “MCP”,它的趋势如图所示,变化非常明显。
各位可以参考一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3143740065-619979594.png
每天都有新的 MCP 工具被推出,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会。
当我打开 Cline 的 MCP Servers 时,便发现了许多新工具等待探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3144126619-1378836812.gif
本文,我会全面介绍 MCP,包括它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原理,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场景。
让你轻松掌握 MCP 的所有要点。
什么是 MCP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即模型上下文协议)是由 Anthropic(Claude 的母公司)于 2024年11月 开源发布的一项 全新技术。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3142530983-1119836712.png
简单来说,MCP 是一个 AI 大模型的标准化工具箱。
大模型可以通过这些工具与 外界互动,获取信息,并 完成具体任务。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与 浏览器、文件、数据库 和 代码仓库 等外部工具进行交互。
在 传统方式 中,我们需要 手动截图 或 复制文本,再将其 粘贴 到 AI 窗口 中进行对话。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2144428-1870177639.gif
大家请注意,我的插画中的箭头都是从右到左,表示内容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双向的。
这意味着我们是将浏览器、文件系统或GitHub中的信息复制到 AI 中,以便进行对话时的数据流向。
MCP通过标准化的协议,让我们不再需要手动截图、复制文本,然后再粘贴到AI 窗口中进行对话。
这一过程被自动化了,简化了我们的操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2258257-761708660.png
MCP 服务充当AI 和外部工具之间的桥梁,能够自动替代人类访问和操作这些外部工具。
在我的插图中,箭头为双向,表示AI 可以直接访问 MCP 服务。
而 MCP 服务则能访问浏览器、文件系统等数据源。
通过这种方式,数据能够通过 MCP 服务传输到 AI 中。
每个 MCP 服务(也称为 MCP Server)专注于特定的任务。
例如,有的服务专门用于读取和写入浏览器信息,有的负责处理本地文件,还有的用于操作 Git 仓库等。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2333949-1197201473.png
MCP Server 通常是一个在本地运行的程序,可能是用 Node.js 或 Python 开发的。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2351083-1030343257.png
大模型通过操作系统的 标准输入输出(stdio),即我们常说的输入与输出通道,来进行信息交流与处理,并调用某个 MCP Server。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2459848-645355148.png
它的信息格式是 JSON,这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
{    "jsonrpc": "2.0",    "id": 129,    "method": "tools/call",    "params": {      "name": "search_repositories",      "arguments": {            "query": "user:BNTang"      }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33445347-1424963920.png
MCP Server 在接收到请求后,会通过自身的代码或外部工具的 API来执行任务。
从这里可以看出,MCP 协议与 Function Calling 非常相似。
MCP 的最大优点是整合了之前各大模型不同的Function Call 标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协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14254890-1262356457.png
而且,不仅是 Claude,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大模型都可以接入 MCP。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3/2105804-20250314232609864-1284901776.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20021249-1723877213.png
本文,我将用免费的 DeepSeek,来进行实战演示。
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个支持 MCP 协议的客户端。
目前支持 MCP 功能 的客户端并不多,主要有 AI 编程工具 Cline、Cursor、WindSurf,以及 Claude 官方客户端(Claude App) 等。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3526821-2054301345.png
本文将以开源免费的 Cline 为例进行演示,并简要介绍如何在 Cursor 中完成相关配置。
首先,请访问 VSCode 官网,下载并安装 Visual Studio Cod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237815-504882435.png
后续我会持续分享 VSCode 的安装与使用教程,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内容。
安装完成后,我们打开 VSCode 软件: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337151-675461815.png
在界面左侧的工具栏中,找到并点击 Extensions 图标,即可进入插件市场,方便我们安装和管理各种实用插件。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430477-1837111240.png
在 Extensions 市场中搜索 Cline,找到并点击 安装插件: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557282-708064575.png
安装完成后,在左侧面板找到 Cline,点击进入: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709438-2112620695.png
接下来,需要为 Cline 配置一个 AI 模型。首先点击 设置(Settings):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746763-1175069026.png
在 模型提供商中,选择 OpenRouter,它提供免费的 DeepSeek V3 模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4932205-1698462683.png
在模型搜索框中,输入 deepseek/deepseek-chat-free,选择该模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117875-138100417.png
这是免费的 DeepSeek V3 模型,大家可以选择它。
接下来,我们需要获取一个 API Key,点击 Get OpenRouter API Key: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239331-1850321625.png
需要登录(可以使用 谷歌账号):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511470-1926796674.png
该地址在国内可以直连。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303518-1702585298.png
点击 Authorize 授权: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628652-434680405.png
点击 打开 Visual Studio Cod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650335-280872764.png
然后再点击 Open: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807126-763848798.png
此时 OpenRouter 的 API Key 会自动填写: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25908447-1380851161.png
Cline 支持两种运行模式:Planning(规划模式) 和 Acting(执行模式),具体说明如下:

[*]Planning 模式:此模式用于生成详细的行动计划,非常适合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与 AI 进行沟通,清晰地分解任务,从而避免盲目操作导致的返工。您可以利用此模式规划新功能的实现步骤或讨论如何优化现有代码。
[*]Acting 模式:此模式负责根据 Planning 阶段的计划逐步执行任务。适用于在明确计划后,让 AI 实际执行操作。例如,您在 Planning 模式中已确定了 API 调用的实现逻辑,然后可以切换到 Acting 模式,让 AI 帮助您编写具体代码。
此外,如果您希望为 Planning 和 Acting 模式分别使用不同的 AI 模型,可以勾选 “Use different models for Plan and Act modes” 选项。启用该选项后,您可以为 Planning 模式指定一个擅长分析和规划的 AI 模型,同时为 Acting 模式配置一个更适合执行操作的模型。这样,两个模式可以各司其职,提供更灵活和高效的智能辅助体验。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018487-1431680843.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057303-502439388.png
为 Plan 模式 和 Act 模式 分别配置 OpenRouter 的 API Key。例如,您可以统一使用免费的 DeepSeek 模型,但后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写代码时,可以为 Act 模式 配置 Claude 模型,而为 Plan 模式 配置 ChatGPT 模型。这样,您可以充分利用各个模型的优势,提高 工作效率 和 智能辅助体验。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122472-1602512428.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148721-688294447.png
只需配置一次 OpenRouter 的 API Key,即可让两个模式共享该设置。
配置完成后,请点击 Save 以保存设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215516-1986560593.png
接下来,返回 Cline 的主界面,点击 New Task 开始测试。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0434549-1039355737.png
选择 Act 模式,并勾选 Auto-append: Read, Browse。这是我之前的配置,供大家参考。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0613854-851243668.png
发送 “你好”,查看输出效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031317885-111700563.png
此时 Cline 的配置已完成。
接下来,我们要安装 Node.js。
正如之前所述,MCP Server 本质上是运行在电脑上的一个 Node.js 程序,因此 Node.js 的运行环境必不可少。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70016234-1815568563.png
安装 Node.js 可以参考 三种方式轻松搭建 Node.js,至此所有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正式安装 MCP Server。
第一个 MCP

我们回到 Cline,点击这个 MCP Server 的小图标。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000426-1315004498.png
这是 Cline 新推出的 MCP Server 应用市场。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048547-1423510492.png
我们可以按照 星标数量(GitHub Stars) 进行排序。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123581-722155453.png
在这里找到非常受欢迎的 MCP 服务器。我们的第一个 MCP 服务 以这个 GitHub 项目 为例。请点击 “安装”(Install) 按钮进行安装。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233537-1797281139.png
它会自动打开一个 AI 聊天窗口,您可以根据 AI 的指引 完成 MCP Server 的安装。
第一步是创建一个 空文件夹,用于安装的 目标位置:
mkdir E:\Document\Cline\MCP\github-server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440563-1988292504.png
这一步不是必需的,我将直接点击 “继续(Run Command)”按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542606-192437018.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647099-294493566.png
在 第二步 中,它要求我们填写一个 GitHub Token。请打开提供的 链接: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2959655-69595078.png
进入 GitHub 的设置页面,找到 Token 生成部分,然后点击 “创建一个新的 Token”。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101516-229473525.png
为 Token 命名,我这里选择 Clin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418499-2106929976.png
在这里,我为它授予了 所有仓库的权限,选择了 所有仓库(All repositories)。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517012-818556945.png
接下来,详细讨论一下 Repository permissions,其中包含一些 细致的权限控制选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635542-1014683565.png
这里我为他提供了创建仓库的权限,请将 Administration 权限设置为 Read and writ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717922-772225430.png
此外,还有 编写代码的权限,请将 Codespaces 权限 设置为 Read and writ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750679-1633075149.png
另外,还有一个查看仓库内容的权限,请将 Contents 权限设置为 Read and writ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848808-2036063311.png
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为其分配相应的 权限,设置完成后,点击 Generate token 按钮即可生成该 Token。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3940622-595954393.png
这样,我们的 GitHub Token 就创建完成了。请记得为令牌设置一个合适的 过期时间,否则 GitHub 会显示黄色警告 ⚠️(这里我操作得太快,没有截取对应的图片,也就不再回退了)。接下来,我们 复制生成的 Token 即可。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4125099-1608211694.png
回到 Cline,粘贴 Token 后,点击 「发送(Send)」按钮 即可。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4313479-656721062.png
Cline 已经为我们创建好了 配置文件,点击 「Save」按钮 即可保存。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4949525-163497046.png
Cline wants to use a tool on the GitHub MCP server,请点击 「Approve」按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5101870-1714877581.png
接下来,Cline 想使用 npx 命令,不过此步骤并非必需,我仍然点击 「继续(Run Command)」按钮。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25135448-1444494103.png
如果出现 「Proceed While Running(继续运行)」 提示,请点击 「Proceed While Running」按钮。
若您使用的是 Mac 系统,到此 安装步骤 便已完成。
但若您使用的是 Windows 系统,则还需额外进行一些 配置。
请注意,以下步骤非常重要,请务必仔细操作:

[*]打开配置文件 cline_mcp_settings.json,首先,将原本位于 "command" 中的 npx 移动到 "args" 数组中: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333405-126932145.png

[*]将 "command" 的值修改为 cmd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436886-226308933.png

[*]在 "args" 数组中新增一行 /c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544063-1194749208.png
最终的 配置文件 参考如下:
{"mcpServers": {    "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github": {      "command": "cmd",      "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      ],      "env": {      "GITHUB_PERSONAL_ACCESS_TOKEN": "脱敏处理",      },      "disabled": false,      "autoApprove": []    }}}保存 配置文件 后,回到 MCP Server 的 「Installed」选项卡,此时 GitHub MCP Server 已经显示为 绿色状态,表示安装成功。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744387-1748478789.png
至此,MCP Server 的 配置 已成功完成。实际上,配置 MCP Server 最核心的就是上述的 配置文件,前面的 图形界面步骤 并非必须,后续直接编辑 配置文件 也可以完成 MCP Server 的配置。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简单的 测试:

[*]点击界面上的 「Done」按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934822-1592579393.png

[*]新建一个对话,点击 「New Task」按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2948874-1334830529.png

[*]向 AI 提问,例如:
我的名字是 BNTang,我在 GitHub 上有哪些仓库?
回车发送问题: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3127728-1458712345.png
我们无需手动指定 MCP 服务 或 工具,AI 会自动智能地选择最合适的 工具 进行处理。在发送问题后,AI 请求调用名为 search_repositories 的 MCP 工具: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3414818-117022591.png

[*]点击 「Approve」按钮,允许 工具 调用: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3353680-262083111.png
此时,Cline 会调用 MCP 工具 并获取数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3935635-936171695.png

[*]最终,大模型 会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返回 最终结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7234039040-1929684856.png
如图所示,AI 列举了我的 14 个公开仓库,说明 MCP Server 已成功配置并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打开一个 Powershell 界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4013592-681760368.png
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MCP 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先粘贴三行 命令:
$json = '{"jsonrpc":"2.0","id":123,"method":"tools/call","params":{"name":"search_repositories","arguments":{"query":"user:BNTang"}}}'$env:GITHUB_PERSONAL_ACCESS_TOKEN = "脱敏处理"echo $json |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

[*]第一行定义了一个 JSON 字符串,它正是客户端(Cline)向 MCP Server 传递的参数。我们看到 JSON 中的 method 字段是 "tools/call",表示调用工具;params 中的工具名为 "search_repositories",即搜索仓库;query 则是具体的搜索参数,这里是查询 GitHub 用户 "BNTang"。
[*]第二行设置了运行时的 环境变量,即 GitHub 的 个人访问令牌(已脱敏)。
[*]第三行则通过 管道符,将刚才定义的 JSON 参数传递给 MCP Server(一个基于 NodeJS 的程序)执行。
现在我们 运行 一下上述 命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4943251-1989129400.png
可以看到,成功获取了 GitHub 上用户 "BNTang" 的 仓库信息。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 MCP 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它的核心原理,就是客户端通过 命令行 调用本地(或服务器上)的 NodeJS 或 Python 程序,执行特定操作后再返回结果。
接下来,我们再 测试 一个新的 任务:创建一个名为 "cline_test" 的 GitHub 仓库。
我在 Cline 的 问答输入框 中输入:
请帮我创建一个 GitHub 仓库,名字叫做 cline_test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5323686-683244588.png
此时,Cline 会询问我是否允许它调用 MCP Server,我点击 Approv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5402281-555526805.png
随后,Cline 显示 仓库创建成功,并返回了 仓库地址: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5433035-1518723153.png
点击 链接,我们跳转到 GitHub 查看一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5525381-1484367818.png
确认 仓库已经 成功创建: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25544646-1952741677.png
我们注意到,单个 MCP Server 工具 提供了多达 26 项强大的功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创建或更新文件 (create_or_update_file)
[*]搜索仓库 (search_repositories)
[*]创建仓库 (create_repository)
[*]获取文件内容 (get_file_contents)
[*]推送文件 (push_files)
这些功能几乎涵盖了所有与 GitHub 交互的需求,一个 MCP 工具就可以轻松处理这些操作。
更重要的是,我们只需使用 自然语言,就能直接指挥 AI 完成这些工作,全程无需离开 VSCode,极大提升了我们的 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 MCP 的 强大 与 便捷 之处。
Cursor + MCP

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 配置 Cursor。需要注意的是,低版本的 Cursor 是可以支持 MCP 服务 的,我使用的版本是 0.48.7。在 Cursor 的设置中,我首先将版本切换到 Early Access(抢先体验)版本。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0631861-960275828.png
然后,通过点击 Check for Updates 来 升级 Cursor 到最新版本(版本号会随时间变化,因此这里不再说明具体版本号)。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0854694-152300136.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0921096-104741393.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0940650-1139506683.png
最新版本支持全新的 MCP 配置方式。本文将聚焦于 新的配置方法。首先,在 Cursor 设置的左侧,找到 MCP 配置选项。目前的 MCP 配置是通过 文件方式实现的: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231595-1200743149.png
在 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cursor 的 文件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325017-1921936722.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435441-230797048.png
在 .cursor 文件夹中,右击选择 New File,创建文件 mcp.json: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535906-1264999326.png
接下来,将之前在 Cline 中所配置的内容完整复制到 mcp.json 文件中:
{"mcpServers": {    "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github": {      "command": "cmd",      "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      ],      "env": {      "GITHUB_PERSONAL_ACCESS_TOKEN": "脱敏处理"      },      "disabled": false,      "autoApprove": []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723231-192267058.png
当你粘贴完成后,左下角会弹出一个 New MCP server detected(检测到新的 MCP 服务器)提示,点击 Enable 启用它: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1849831-531683653.png
之后,打开 Cursor 的 MCP 选项卡,检查 MCP Server 的 状态,确认它已经变为 绿色: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2110315-2077911495.png
⚠️ 注意:如果弹出了 黑色窗口,请不要关闭它,只要确认 MCP Server 是 绿色 即可。
至此,Cursor 的配置已完成,说明当前的 Cursor 配置与 Cline 的设置是一致的。
接下来,我将演示如何添加 另一种 MCP Server。我们前往 MCP Servers GitHub 页面,找到官方提供的 自定义 Server。这次我将演示 file system(文件系统) 这个 Server: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2608956-677532614.png
点击 链接 后,向下滚动页面,你会看到 npx 的安装方式: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2715134-2138014859.png
我们将 file system 的配置添加到 Cursor 的 mcp.json 文件中。复制相应的段落配置,如下所示: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2807739-2037199742.png
在 mcp.json 文件中添加一个 逗号,并将复制的内容粘贴到 逗号后面,确保逗号位于 最后一行的末尾: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3021465-249734359.png
{"mcpServers": {    "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github": {      "command": "cmd",      "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      ],      "env": {      "GITHUB_PERSONAL_ACCESS_TOKEN": "脱敏处理"      },      "disabled": false,      "autoApprove": []    },+   "filesystem": {+   "command": "npx",+   "args": [+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filesystem",+       "/Users/username/Desktop",+       "/path/to/other/allowed/dir"+   ]+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2952931-438548012.png
对于 Mac 系统,配置到此即可;对于 Windows 系统,需要将 npx 移动到 args 数组中,同时将 command 修改为 cmd,并新增一行 /c。
完成以上步骤后,还需调整 文件系统的配置如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3612265-1866216860.png
这里的配置定义了 file system 可操作的 目录。我将 电脑桌面的目录 添加到此列表中。Windows 系统路径记得使用 双反斜杠 \,例如:C:\\Users\\Public\\Desktop。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042081-543623509.png
注意将 不需要的配置删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114592-1733773357.png
完成 MCP 的添加后,保存并返回 Cursor 设置,进入 MCP 选项卡,启用 file system 这个 MCP Server,当前显示为 Disabled(禁用),点击 Disable 变为 Enable(启用):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240948-520103662.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341458-1613368050.png
启用后,点击 Refresh(刷新) 按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519469-204709314.png
这时可以看到 file system 的 MCP Server 已经变为 绿色的状态: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543484-1593726115.png
如果打开了一个新的空白 命令行窗口,请不要关闭,不用理会,只需保证 MCP Server 为 绿色 即可。
最后,我们来测试 file system 这个 MCP Server。在 Cursor 的 AI 对话框中,务必将模式切换到 Agent 模式: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4735200-1230068521.png
在此模式下,我询问:
C:\Users\Public\Desktop 这个文件夹里面有什么?
也就是想了解桌面上都有什么文件。回车后,Cursor 将使用 MCP 工具,点击 Run Command: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5614154-272107224.png
Cursor 说输出似乎有些乱码,建议用另一种方式查看,继续点击 Run Command: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5653289-988333286.png
最终,成功列出了目录中的内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45837823-303990583.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50205653-2070814161.png
顺便提一句,如果希望 Cursor 自动使用 MCP 工具,而无需每次授权,可以在 Cursor 设置中进入 Features 选项卡,勾选 Enable auto-run mode 选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50028042-675482193.png
这样在使用 MCP 时就无需再次确认授权。我们同样可以将此配置文件直接复制到 Cline 中,使 Cline 也能使用 file system 这个 MCP Server。
全量复制 Cursor 的 mcp.json 内容,切换到 Cline,进入 MCP Servers,点击 Installed 选项卡,然后选择 Configure MCP Server: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50436873-1433985590.png
然后直接粘贴复制的内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50533991-1133704915.png
保存后,可以看到 file system 这个 MCP Server 也已经变为绿色状态: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50601810-1850582644.png
这样,无论是在 Cursor 还是 Cline,file system 这个 MCP Server 都可以顺利使用,两个工具之间的配置是可以互通的。
总结一下,我们介绍了两种设置 MCP 的方法:第一种是让 AI 自动帮助我们生成配置文件,第二种是利用 GitHub 上的示例手动粘贴配置。这两种方法均可轻松使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一。
Python 版

这里我们以一个特殊的 MCP Server time 为例,展示如何安装和配置使用 Python 编写的 MCP Server。
第一步:访问 MCP Server 的 GitHub 页面,在 MCP Server 列表中找到 tim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64845421-10796843.png
点击进入其 GitHub 页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64959953-949834246.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65102008-1111906324.png
第二步:安装 Python 环境(如已有可跳过)由于该 MCP Server 基于 Python 开发,因此需确保你的电脑已安装 Python 环境: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165316880-1385669999.png
如果尚未安装 Python,请参考:Python 双版本 Windows 安装攻略。
第三步:安装 MCP Server(time)复制如下命令:
pip install mcp-server-time打开 Powershell 粘贴并执行: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05446239-581722808.png
安装完成界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05654940-1813725550.png
第四步:配置 MCP Server 到 Cline,在 GitHub 页面找到 Configure for Claude.app 部分,展开 Using pip installation,复制以下 JSON 配置: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05828700-188043557.png
"time": {"command": "python","args": ["-m", "mcp_server_time"]}打开 Cline 的 MCP 配置文件 cline_mcp_settings.json,将上述配置添加到 "mcpServers" 中,注意逗号:
{"mcpServers": {    "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github": {      "command": "cmd",      "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      ],      "env": {      "GITHUB_PERSONAL_ACCESS_TOKEN": "脱敏处理"      },      "disabled": false,      "autoApprove": []    },    "filesystem": {      "command": "cmd",      "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filesystem",      "C:\\Users\\Public\\Desktop"      ]    },+   "time": {+   "command": "python",+   "args": ["-m", "mcp_server_time"]+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0407160-511462304.png
第五步:配置本地时区,接下来,在刚才的 "args" 后面添加时区配置(这里以上海时区为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0519511-71633793.png
"--local-timezone=Asia/Shanghai"配置后效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0646830-976910502.png
保存配置文件。
第六步:验证 MCP Server 是否成功加载,回到 Cline 的 MCP Server 面板,切换到 Installed 选项卡,确认 time 已变为绿色状态: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0748616-1956489413.png
第七步:测试 MCP Server 功能,新建对话框,切换到 Act 模式,输入测试问题:
When it’s 4 PM in New York, what time is it in London?
首次使用时,Cline 将请求调用 MCP 权限。若想避免每次询问,可在 Cline 设置 中勾选:

[*]Use MCP Server
[*]对应 MCP 工具的 Auto Approve 选项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1238371-143500435.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11258994-1818228172.png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34626227-1751411728.png
点击 Approve 后,MCP Server 成功调用,并返回结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34743194-1350491036.png
最终效果: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34929487-1067676545.png
第八步:迁移配置到 Cursor(可选),同样的配置也可直接复制到 Cursor 的 .cursor/mcp.json 文件中,保存后点击 Refresh 即可加载: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8235043601-1257947022.png
以上即为一个特殊 MCP Server(time)的完整安装、配置与使用过程。后续我们将继续介绍其他实用的 MCP 服务。
Broswer Tool

我们来看一个前端开发必备的 MCP 工具,名为 Browser Tool。首先,在 Cline 中搜索 Browser Tool,点击进入其 GitHub 页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149141-307225757.png
这个 MCP 工具可以让 AI 直接读取浏览器中的内容。要使用它,我们需要先安装一个 Chrome 插件: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329787-45371852.png
插件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AgentDeskAI/browser-tools-mcp/releases/download/v1.2.0/BrowserTools-1.2.0-extension.zip
我使用的是谷歌浏览器,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在浏览器中安装这个插件。下载完成后,进入浏览器的扩展程序管理页面: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511656-2031082964.png
在页面右上角打开“开发者模式”: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626882-1475243878.png
然后,将刚刚下载的插件解压到本地,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将其中的 chrome-extension 文件夹拖拽到浏览器的扩展程序页面中: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754550-33399056.png
这样,BrowserTools MCP 插件就成功安装了: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2833205-641691254.png
插件安装完成后,我们正式安装 Browser Tool 这个 MCP 工具。这里我们依旧使用 npx 安装方式。我仿照之前的配置,在 Cline 中新建一个配置项,将之前的 file system 配置复制一份,并将名称修改为 browser-tool-mcp: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3036600-1206591919.png
接下来,我们回到 GitHub 页面,复制以 MCP 结尾的 npx 命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3524479-1204148918.png
@agentdeskai/browser-tools-mcp@latest将此命令粘贴到 args 中: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3613794-334470576.png
删除不需要的内容,例如 "C:\\Users\\Public\\Desktop",最终配置如下:
"browser-tool-mcp": {"command": "cmd","args": [    "/c",    "npx",    "-y",    "@agentdeskai/browser-tools-mcp@latest"]}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5041896-1215445069.png
此时,我们查看 Cline 的 MCP Server 选项卡,发现 browser-tool-mcp 已经变成绿色,说明安装成功: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3805979-1452282409.png
但到这里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还需要执行另一个命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3901358-14365758.png
npx @agentdeskai/browser-tools-server@latest在命令行中执行以 server 结尾的命令(我是在 Powershell 中执行的):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4021693-39325699.png
接着,我们打开浏览器,按下 F12 打开开发者工具,此时浏览器会提示:“BrowserTools MCP 已经开始调试此浏览器”: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4734713-1538850344.png
我们再回顾一下,使用这个 MCP Server 需要启动的三个部分:

[*]浏览器中安装的插件: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4834332-696378822.png

[*]命令行中执行的以 server 结尾的命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4859931-1946535500.png

[*]Cline 中配置的以 MCP 结尾的命令: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5115736-809384420.png
只有同时启动这三个部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浏览器与 AI 的完全打通。
现在,我让 AI 分析一下浏览器的网络面板:
请分析一下浏览器的网络面板,并告诉我有哪些请求?中文回答我。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5324187-359132118.png
AI 给出的分析非常详细,大家可以看截图,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我返回浏览器网页,打开调试工具的 Element 选项卡,鼠标选中一个元素: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5501665-1448803456.png
然后我再让 AI 来解释一下浏览器中我选中的部分:
浏览器我选中部分是什么,里面有何主要控件,请用中文回答我。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5635260-1269355817.png
AI 同样给出了清晰详细的解释,大家可以参考截图。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成功实现了前端开发与 AI 之间的高效沟通。相比于过去我们手动从浏览器 Element 选项卡中复制 HTML 代码再与 AI 进行问答的方式,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使用 Browser Tool 这个 MCP Server 工具,可以显著提高我们前端开发的效率。
MCP 工具大全

Smithery.ai 是一个 MCP 工具的聚合网站,目前已收录超过 4,219 种 MCP Server: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1232278-500301835.png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MCP 服务,比如搜索引擎相关、命令执行相关、数据库相关、网络爬虫相关等等。
下面我以 Smithery.ai 中的一个名为 Sequential Thinking 的 MCP Server 为例: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1959365-1832643846.png
Sequential Thinking 能够将普通的 AI 大模型转化为具备推理能力的模型。点击 Sequential Thinking 链接进入其详细介绍页面,接下来我们无需关注右侧的安装方式,直接进入其 GitHub 首页: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2135735-1096167794.png
按照惯例,找到包含 npx 命令的那一行,将其复制下来: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2220471-837807202.png
然后回到 Cline 中,在 mcpServers 中添加一个逗号后粘贴刚才复制的内容。如果你使用的是 MacOS,直接粘贴即可;如果你使用的是 Windows,则需要稍作修改:将 npx 移动到 args 中,command 改为 cmd,并在 args 中添加 /c:
"sequential-thinking": {"command": "cmd","args": [    "/c",    "npx",    "-y",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equential-thinking"]}这样就完成了安装。此时在 Cline 的 MCP Server 选项卡中,sequential-thinking 会变成绿色,表示安装成功: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2514249-1626705844.png
熟练之后,安装一个 MCP 工具只需几秒钟。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上述配置文件复制到 Cursor 中,Cursor 也能使用该 MCP Server。
在 Cursor 的 MCP Server 配置中,最后一个 MCP Server 后面添加一个逗号,将配置内容粘贴进去,保存后点击 Refresh 刷新一下,sequential-thinking 同样会变成绿色: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42706325-1123912288.png
好了,我突然意识到本文篇幅已经很长了,后续我会继续介绍更多 MCP 工具以及组合使用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后续会持续更新。
最后,我分享一些 MCP 聚合网站给大家:
名称描述链接Smithery.ai (推荐)Cline 插件 MCP 市场https://smithery.ai/?q=is:deployedMCP Store英文版(集合全球3600+个 MCP Server,每天还在增长。)https://mcpstore.co/MCP Market中文版(集合全球3600+个 MCP Server,每天还在增长。)https://mcpmarket.cn/MCP Servers DirectoryOfficial servers directoryhttps://mcpservers.org/MCP.runMCP servers collectionhttps://www.mcp.run/MCP.soMCP servers repositoryhttps://mcp.so/PulseMCPMCP servers collectionhttps://www.pulsemcp.com/serversGlama.aiMCP servers directoryhttps://glama.ai/mcp/serversAIMCP.infoMCP servers directory (Chinese)https://www.aimcp.info/zhAwesome MCP ServersCurated list of MCP servershttps://github.com/punkpeye/awesome-mcp-serversAwesome MCP Servers (Search)Search functionality for MCP servershttps://github.com/punkpeye/awesome-mcp-servers?tab=readme-ov-file#searchModel Context ProtocolOfficial MCP servers repositoryhttps://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值得注意的独立 MCP 服务器

服务器描述链接Time MCP ServerProvides current time informationhttps://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timeFilesystem MCP ServerProvides filesystem accesshttps://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filesystemFetch MCP ServerEnables web content fetchinghttps://github.com/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s/tree/main/src/fetchbioRxiv MCP ServerSpecialized for bioRxiv papershttps://github.com/JackKuo666/bioRxiv-MCP-ServerMCP 虽然功能强大,并且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问题。在允许模型操作本地文件之前,建议提前对 HOST 可访问的目录和文件范围进行严格限制,以防止敏感信息泄露,避免产生开盒、信息泄密等安全风险。
另外,模型必须支持 Function Calling(允许模型调用外部工具以增强自身能力) 才能正常使用 MCP 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FAQ)

Q:MCP 是否只能在 Claude 模型上使用?
A:不是。 只要模型支持 Function Calling 功能,就可以使用 MCP。
Q:Perplexity 的 API 是否支持 MCP?
A:支持。 Perplexity 的 API 本身即支持 Function Calling,因此也支持 MCP。
https://img2023.cnblogs.com/blog/2105804/202504/2105804-20250409030914429-28006256.gif
如果你对以下主题感兴趣,推荐你阅读以下文章:
<ol>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彻底搞懂 MCP:AI 大模型的标准化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