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 架构
OpenStack 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它提供了一整套软件工具,用于构建和管理公有云和私有云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云操作系统,能够通过 API 或管理界面,池化大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并按需分配给用户。1、逻辑架构图
flowchart TD subgraph UserLayer [用户层] A[用户/管理员] end subgraph APILayer B[Dashboard
Horizon] C end subgraph CoreServicesLayer [核心服务层] D[Identity
Keystone] subgraph ComputeServices [计算服务] E[Compute
Nova] end subgraph NetworkServices [网络服务] F[Networking
Neutron] end subgraph StorageServices [存储服务] G[Block Storage
Cinder] H[Object Storage
Swift] end I[Image Service
Glance] end subgraph InfrastructureLayer [基础设施层] J[Hypervisor
KVM, VMware等] K[网络设备] L[存储阵列
本地/集中式存储] end A --> B A --> C B --> D C --> D D -- 认证令牌 --> E D -- 认证令牌 --> F D -- 认证令牌 --> G D -- 认证令牌 --> H D -- 认证令牌 --> I E -- 创建实例 --> J E -- 分配存储 --> G E -- 配置网络 --> F E -- 获取镜像 --> I F -- 管理网络 --> K G -- 提供卷 --> L H -- 存储对象 --> L I -- 存储镜像 --> L2、核心组件
[*]Nova:管理虚拟机的生命周期(创建、启动、停止、迁移、删除等),负责计算资源的调度和管理。
[*]Cinder:为虚拟机提供块存储服务,管理持久化存储卷的创建、挂载、卸载和快照等功能。
[*]Neutron:提供虚拟网络连接服务,管理虚拟网络的创建、配置(如IP地址分配、子网、路由器、安全组等)。
[*]Keystone:为所有 OpenStack 服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授权和服务目录管理。
[*]Glance:存储和管理虚拟机镜像(模板),例如操作系统镜像。支持多种镜像格式。
[*]Swift:提供对象存储服务,用于存储大量非结构化的静态数据(如图片、视频、备份文件等)。
[*]Heat:提供编排服务,允许用户通过模板定义和自动化部署复杂的云应用架构(如自动创建包含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完整堆栈)。
3、物理/部署架构
OpenStack 节点通常根据功能被划分为:
[*]控制节点 (Controller Node):
[*]运行大多数核心服务的API组件、数据库(MySQL)、消息队列(RabbitMQ)和调度器。
[*]是云的大脑和管理中心。通常需要部署多个以实现高可用(HA)。
[*]计算节点 (Compute Node):
[*]运行计算服务(Nova-Compute)和Hypervisor(如KVM)。
[*]提供实际的计算资源来运行虚拟机实例。可以根据需要水平扩展。
[*]网络节点 (Network Node): (可选,在现代部署中常被分布式路由取代)
[*]专门运行Neutron的高级网络服务,如Neutron Server、L2/L3 Agent等。
[*]存储节点 (Storage Node):
[*]块存储节点: 运行Cinder-Volume服务,提供后端存储空间。
[*]对象存储节点: 运行Swift的代理和存储服务,构成Swift集群。
4、总结
OpenStack 的架构精髓在于其 松耦合的模块化设计。各个服务通过 统一的认证(Keystone) 和 消息队列(如RabbitMQ) 进行通信,以 API驱动 的方式协同工作,共同提供了完整的云基础设施管理能力。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谢谢分享,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