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检查项
一、功能性覆盖[*]基本功能
[*]是否覆盖了所有需求点(正向路径)?
[*]是否有边界值输入(最小值、最大值、空值、特殊字符)?
[*]是否有异常场景(非法参数、无效数据、缺少依赖条件)?
[*]业务流程
[*]是否覆盖了完整的端到端业务流程?
[*]是否覆盖了分支逻辑与不同条件下的路径?
[*]是否覆盖流程中断、异常回滚后的系统状态?
[*]平台特点的操作流程?
[*]云端需求是否涉及多地域部署,配置?
[*]数据相关
[*]是否考虑不同数据量级(空数据、少量数据、大数据量)?
[*]是否验证了数据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
二、健壮性
[*]中断与恢复
[*]操作中途退出/刷新/网络中断/断电,是否能恢复?
[*]本地缓存数据是否保存/恢复正确?
[*]重复与反复操作
[*]同操作重复执行是否能正确处理?
[*]是否存在内存泄漏、重复提交、死循环问题?
[*]异常输入
[*]跨类型输入(数字 vs 字符,长文本,特殊符号)?
[*]格式不合法的数据是否能正确提示?
三、非功能性
[*]性能
[*]响应时延、吞吐量、并发量,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高负载场景下是否有降级处理机制?
[*]端侧的帧率,卡顿
[*]云端的性能容量,性能指标,压力测试场景
[*]多应用同时使用的性能表现
[*]兼容性
[*]不同浏览器、操作系统、分辨率、移动端适配?
[*]不同版本的依赖服务/API兼容情况?
[*]第三方软件打断,权限,场景冲突(例如同时音频)?
[*]安全性
[*]是否验证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
[*]输入字段有无防护 XSS、SQL 注入、越权访问?
[*]敏感数据是否加密/脱敏?
[*]可用性/易用性
[*]文案提示、错误信息是否友好?
[*]功能是否符合常规用户操作习惯?
[*]NAS常见场景
[*]升级场景:应用升级、数据升级(DB、配置文件等)
[*]数据升级(DB):升级性能,特别是极端\ 大数据的场景
[*]能耗占用率:也属于能耗测试,一般正常操作APP,监控能耗的占用变化
[*]业务一致性:版本升级后,用户数据分类,标签等等是否会出现变化,导致用户感受不佳
四、探索式测试关注点
[*]时间维度:短时间快速操作 vs 长时间停留再操作。
[*]空间维度:多用户同时操作,一个用户操作对另一用户是否有影响?
[*]组合维度:参数、环境、操作顺序不同组合是否考虑?
[*]极端操作:极快点击、重复点击、拖拽、断点续传等。
五、测试自动化与效率
[*]是否可以复用脚本:哪些用例适合自动化?(冒烟回归、跨版本验证、性能基准)
[*]是否设计了断言点:可检测接口返回值、数据库验证、日志验证?
[*]数据准备是否自动化可控:可重复生成测试数据?
[*]CI/CD 集成:是否能在流水线中跑自动化回归?
六、测试数据与分析
[*]数据多样性:覆盖典型/边界/极端/非法数据。
[*]可追溯性:数据与用例、需求对应。
[*]日志与可观测性:系统是否易于收集调试信息、监控指标?
七、风险分析(重点关注高风险区域)
[*]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升级、权限、数据安全是否重点测试?
[*]外部依赖接口/三方系统(网络不可靠、高延迟)易出问题,是否有 Mock,弱网 测试?
[*]历史缺陷高发区是否加强回归场景设计?
八、对系统设计的易测性建议
[*]可配置性:提供可切换环境、可配置参数,便于测试。
[*]日志与监控:有详细日志和追踪 ID,错误信息明确。
[*]接口可测性:模块间接口提供测试桩 / Mock / 仿真工具。
[*]可控数据:支持快速准备与清理测试数据。
[*]可观测性:暴露必要的监控指标和健康检查。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