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善思 发表于 2025-5-29 19:17:54

C#之int挑战Java之Integer

  《.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扩充阅读之
 
C#之int挑战Java之Integer
 
注:
         此文是我为本人拙著《.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所新写的扩充阅读材料。
         本文涉及到一些JVM原理和Java的字节码指令,推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一本有关JVM的经典书籍《深入Java虚拟机(第2版)》,将它与我在《.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中介绍的CLR原理与IL汇编指令作个对比,相信读者会有一定的启发。而仔细对比两个类似事物的异同,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今后我还将在个人博客上放出其他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书的读者开拓视野,启发思考,大家一起探讨技术的奥秘。
         本文所述之内容仅代表个人之理解,任何疏漏及错误请直接回贴指出。
 ==========================================================================
 
1 奇特的程序输出
 
         前段时间,一个学生给我看了一段“非常诡异”的Java代码:
 
public class TestInte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eger v1=100;
        Integer v2=100;
        System.out.println(v1==v2); //输出:true
        Integer w1=200;
        Integer w2=200;
        System.out.println(w1==w2); //输出:false
    }

         让这个学生最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些如此相似的代码会有这样令人意外的输出?
         我平时多使用C#,Java用得不多,初看到这段代码的输出,我也同样非常奇怪:怎么会这样呢?100和200这两个整型数值对Integer这个类有本质上的差别吗?
         为了弄明白出现上述现象的底层原因,我使用javap工具反汇编了Java编译器生成的.class文件:
  
 
 
         通过仔细阅读Java编译器生的字节码,我发现以下给Integer变量赋值的语句:
 
         Integer v1=100;
 
         实际上调用的是Integer.valueOf方法。
           而完成两个Integer变量比较的以下语句:
 
         System.Console.WriteLine(v1 == v2);
 
         实际生成的是if_acmpne指令。其中的a代表“address”,cmp代表“Compare”,ne代表“not equal”。
         这条指令的含义是:比较Java方法栈中的两个操作数(即v1与v2),看看它们是不是指向堆中的同一个对象。
         当给v1和v2赋值100时,它们将引用同一个Integer对象。
         那为什么当值改为200时,w1和w2就“翻脸了”,分别引用不同的Integer对象?
         秘密就在于Integer.valueOf方法。幸运的是,Java的类库是开源的,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相关的源代码: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i >= -128 && i 128的整数值的应用程序而言,这个缓存一点用处也没有,是个累赘。就算真要缓存,那也最好由应用程序开发者自己来实现,因为他可以依据自己开发的实际情况缓存真正用到的对象,而不需背着这个包容着256个Integer对象的大包袱。</p>         而且前面也看到了,基于Integer对象的加减乘除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类型转换指令,远不如直接使用原始数据类型更快捷更可靠。
         其实上用得最多的不是Integer对象而是它所封装的一堆静态方法(这些方法提供了诸如类型转换等常用功能),我很怀疑在实际开发中有多少场合需要去创建大量的Integer对象,而且还假设它们封装的数值还位于[-128,127]区间之内?
       缓存Integer对象还对多线程应用程序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可能会有多个线程同时存取同一个缓存了的Integer对象。不过JDK设计者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看到Integer类的字段都是final的,不可改,是一个不可变类,所以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安全地访问。尽管在使用上没问题,但这一切是不是有点弯弯绕?去掉这个对象缓存,Integer类型是不是“更轻爽”“更好用”?
 
4  C# int挑战Java Integer
 
         将Java的设计与.NET(以C#为例)的设计作个比较是有趣的。
         Java将数据类型分为“原始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两大类,int是原始数据类型,为了向开发者提供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将String转换为int),所以JDK提供了一个引用类型Integer,封装这些功能。
         .NET则不一样,它的数据类型分为“值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两大类,int属于值类型,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方法,请看以下C#代码:
 
    int i = 100;
    string str = i.ToString(); //int变量本身就拥有“一堆”的方法 
         使用.NET的反汇编器ildasm查看一下上述代码生成的IL指令,不难发现C#编译器会将int类型映射为System.Int32结构:
 

 
         注意System.Int32是一个值类型,生存于线程堆栈中,一般来说,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值类型的变量往往比引用类型的变量更安全,因为它减少了多线程访问同一对象所带来的问题。
 
=================================
         简要解释一下:请对比以下两个方法:
          void DoSomethingWithValueType(int value);
          void DoSomethingWithReferenceType(MyClass obj);
         当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上述两个方法时,线程函数使用值类型的参数value是比较安全的,不用担心多个线程互相影响,但引用类型的obj参数就要小心了,如果多个线程接收到的obj参数有可能引用同一个MyClass对象,为保证运行结果的正确,有可能需要给此对象加锁。
====================================       
         与JVM一样,.NET的CLR也提供了add等专用指令完成加减乘除功能。
         从开发者使用角度而言,C#的int既具有与Java的原始数据类型int一样的在虚拟机级别的专用指令,又具有Java包装类Integer所拥有的一些功能,还同时避免了Java中Integer的那种比较古怪的特性,个人认为,C#中的int比Java中的int/Integer更好用,更易用。
         但从探索技术内幕而言则大不一样,Java使用Integer一个类就“搞定”了所有常用的整数处理功能,而对于.NET的System.In32结构,好奇的朋友不妨用Reflector去查看一下相关的源码,会发现System.Int32在内部许多地方使用了Number类所封装的功能,还用到了NumberFormatInfo(提供数字的格式化信息)、CultureInfo(提供当前文化信息)等相关类型,如果再算加上一堆的接口,那真是“相当地”复杂。
         比对一下Java平台与.NET平台,往往会发现在许多地方Java封装得较少。
         从应用程序开发角度来看,不少地方Java在使用上不如.NET方便。就拿本文所涉及的非常常见的整数类型及其运算而言,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使用Java编程需要留心这个“Intege对象缓存”的陷阱,而.NET则很贴心地把这些已发现的陷阱(.NET设计者说:当然肯定会有没发现的陷阱,但那就不关我事了)都盖上了“厚厚”的井盖,让开发者很省心,因而带来了较高的开发效率和较好的开发体验。
         但另一方面,Java的JDK代码一览无余,是开放的,你要探索其技术内幕,总是很方便,这点还是比较让人放心。
        .NET则相对比较封闭,总是遮遮掩掩,想一览其庐山真相还真不容易,而且我感觉它为开发者考虑得太周到了,服务得太好了,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好逸恶劳”,生活太舒服了,进取精神就会少掉不少,.NET开发者很容易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对技术不求甚解的“恶习”,因为既然代码能够正常工作,那又何必费心地去追根问底?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仅满足于知其然,又怎会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和提高?等到年纪一大,就被年轻人给淘汰了。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到底应该怪微软,怪周遭的环境,还是自己呢?
 
 

来源: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之int挑战Java之Integer